有生命的建築-仿生建築


都市、建築、景觀、室內等案例分享。

有生命的建築-仿生建築

文章 » 2010 1月 05 (週二) 10:17 am



贊助商連結

有生命的建築-仿生建築

交大建築研究所 張基義 chiyi@ms1.hinet.net

圖檔


仿生建築-簡介

模仿某些動物的結構和形態而獲得所期望的優良性能的建築。

仿生建築-意義

仿生建築以生物界某些生物體功能組織和形象構成規律為研究物件,探尋自然界中科學合理的建造規律,並通過這些研究成果的運用來豐富和完善建築的處理手法,促進建築形體結構以及建築功能佈局等的高效設計和合理形成。從某個意義上說,仿生建築也是綠色建築,仿生技術手段也應屬於綠色技術的範疇。對於仿生建築的研究被認為賦予了提供健康生活,改善生態環境的目標,體現了社會可持續發展意識和對人類生存環境的關懷。另外,從建築創作研究的角度看,仿生與生態構思有相通之處,它們的過程和出發點相對於其他的構思方法或類型有自己的特點。

建築仿生學的表現與應用方法,歸納起來大致有四個方面:城市環境仿生,使用功能仿生,建築形式仿生,組織結構仿生。當然,往往會出現綜合性的仿生應用,形成一種城市與建築的仿生整體。

城市環境仿生

1. 巴黎塞納區行政長官歐思曼G.E.Haussmann為了執行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巴黎建設計畫

圖檔


2. 紐約中央公園Central Park歐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1822-1903)最著名的代表作,是美國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城市公園。

圖檔

圖檔

圖檔


3. 紐約高線公園The Highline Urban Park Project, 2009 Diller Scofidio+Renfro(DS+R)。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使用功能仿生

4. 法國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1950~1955的廊香教堂Chapel Notre Dame du Haut Ronchamp。

圖檔

圖檔


5. 芬蘭建築師阿爾托Alvar Aalto設計的MIT學生宿舍Baker House, 1948。

圖檔

圖檔

圖檔


6. 德國夏朗Hans Scharoun設計柏林愛樂音樂廳Berlin Philarmonie。

圖檔


建築形式的仿生

7. 安東尼奧高第Antonio Gaudi,他在巴塞羅納設計聖家堂Sagrada Família (1884-1926)、奎爾公園Park Güell (1900–1914),有明顯動物骨骼形式。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8. 埃羅•薩里寧Eero Saarinen的美國耶魯大學冰球館形如海龜,麻省理工Kresge 演講廳Kresge Auditorium如葉片。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9. 賴特是Frank Lloyd Wright一位善於結合自然環境的建築師,人以自然的形態,達到和環境融為一體的境界。落水山莊Falling Water、橡樹園Oak Park自宅及事務所、聯合教堂Unity Temple、羅比之家Rube House、馬林郡市府中心Marin County Civic Center。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10. 麻省理工新學生宿舍Simmons Hall Student Residence, 2002 Steven Holl,像天然海綿或乳酪。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11. 波士頓Boston時尚餐廳Banq Restaurant, 2009 Office dA,費城Philadelphia時尚餐廳Morumoto Restaurant, 2001 Karim Rashid,巴黎龐畢度餐廳 Centre Georges Pompidou Restaurant, 1998-2000 / Jakob + Macfarlane。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組織結構仿生

12. 西元120—124年建成的羅馬萬神殿Pantheon。

圖檔

圖檔


13. 德國結構工程師奧托Frei Otto雪梨歌劇院。

圖檔

圖檔

圖檔


14. 柯比意Le Corbusier柱和框架懸挑的結構系統薩伏伊別墅Villa Savoye就是這種結構系統。哈佛大學卡本特中心Carpenter Center for the Visual Arts。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15. 西班牙建築師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他的博士論文題是“結構的可折疊性”。畢業後他留居瑞士開業,繼續致力於折疊結構與仿生結構的實踐。瓦倫西亞藝術與科學城薄殼狀的音樂廳與表演藝術中心、城眼球造型的天文館、樹林造型的科學館、拉里奧哈葡萄酒廠屋頂如大地律動的雕塑、密爾瓦基美術館增建建築造型宛如巨鵬展翅、里斯本新車站Oriente Station、里昂高鐵車站、畢爾包懸吊步行橋Campo Volantin Bridge、塞爾維雅世博會主題橋Alamillo Seville (1992) 。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其他分類方法

根據不同的仿生學原理和用料,仿生建築可分為以下幾種:

拱形結構類
一種承受巨大負荷的理想結構的造型,這便是建築史上的“拱形結構”的歷史淵源。該仿生建築的特點,是用料省,堅固耐壓,外觀美觀大方。

16. 拉斐爾‧莫內歐Rafael Moneo設計梅里達國立羅馬博物館The National Museum of Roman Art, Mérida, 1984。

圖檔

圖檔


薄殼結構類
生物界的各種蛋殼、貝殼、烏龜殼、海螺殼以及人的頭蓋骨等都是一種曲度均勻、質地輕巧的“薄殼結構”。這種“薄殼結構”的表面雖然很薄,但非常耐壓。模仿它們殼體在外力作用下,內力都沿著整個表面擴散和分佈的力學特徵,在建築工程中早已得到廣泛應用。

17. 葡萄牙里斯本世博會葡萄牙國家館Pabellon de Portugal en La Expo'98,阿爾瓦羅‧西塞Alvaro Siza。

圖檔

圖檔


充氣結構類
植物和動物的細胞內能充滿了液體或氣體。這些液體或氣體對細胞壁產生一定的壓力。生物學家把這種壓力稱之為液體靜力壓和氣體靜力壓,統稱為細胞的脹壓。根據細胞脹壓原理,人們便設計出各種新穎別致的充氣充液結構的體育建築。

18. 瑞士建築師赫佐格和狄梅隆Herzog & de Meuron2004年慕尼黑歐洲盃足球賽安聯球場Allianz Arena football stadium。

圖檔

圖檔

圖檔


螺旋結構類
車前子的葉子一般呈螺旋狀排列,夾角為每片葉子方能得到最多的陽光。

19. 紐約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 by Frank Lloyd Wright。

圖檔

圖檔

圖檔


20. 紐約亞曼尼旗艦店Armani 5th Avenue, 2009 Massimiliano & Doriana Fuksas。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仿生建築的意義

建築仿生可以是多方面的,也可以是綜合性的,如能成功應用仿生原理就能創造出新奇和適應環境生態的建築形式。同時仿生建築學也給人們暗示著必須遵循和注重許多自然界的規律,它告訴我們建築仿生應該注重環境生態、經濟效益與形式新奇的有機結合,仿生創新更需要學習和發揮新科技的特點,要做到這一點,建築師必須善於應用類推的方法,從自然界中觀察吸收一切有用的因素作為創作靈感,同時學習生物科學的肌理並結合現代建築技術來為建築創新服務。建築仿生學是新時代的一種潮流,今後也仍然會成為建築創新的源泉和保證環境生態平衡的重要手段。

21. 阿姆斯特丹流體公車等候站, NIO建築師事務所2003。

圖檔

圖檔


22. Boyd Art Education Center,澳洲生態及人本建築師格蘭‧穆卡特Glenn Murcutt設計。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23. 德國埃森第12礦區紅點設計博物館Red Dot Design Museum, Lord Norman Foster 2001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24. 德國魯爾工業區塞尼峰學院Mont-Cenis Academy, Jourda 1999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25. 德國克勞斯弟兄田中的教堂Brother Claus Field Chapel, 彼德‧玆姆特Peter Zumthor 2008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26. 瑞士聖•本尼迪克特木構造教堂Saint Benedict Chapel, 彼德‧玆姆特Peter Zumthor 1998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27. 瑞士沃爾斯溫泉浴場Thermal Baths Vals, 彼德‧玆姆特Peter Zumthor 1996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28. 漢諾威世界博覽會瑞士館 Swiss Pavilion Expo 2000, 彼德‧玆姆特Peter Zumthor 2000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29. 巴塞隆納聖卡特納市場Santa Caterina Market, 2005 Enric Miralles (EMBT) 。

圖檔

圖檔

圖檔


30. 波爾多法院The Bordeaux Law Courts, 1998英國建築師Richard Rogers。

圖檔

圖檔


31. 巴黎花之塔集合住宅Tower Flower,2004建築師Edouard François。

圖檔

圖檔


32. 法國文化部Ministère De La Culture,2004建築師Francis Soler。

圖檔

圖檔

圖檔


33. 布朗利碼頭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2006建築師尚.努維爾Jean Nouvel。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34. 瑞士伯恩保羅‧克利藝術中心 Zentrum Paul Klee,2005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

圖檔

圖檔


35. 加州科學館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2008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36. 米蘭會展中心Fiera Milano City,2003建築師Massimiliano & Doriana Fuksas。

圖檔


37. 達拉斯感恩廣場 Thanks Giving Square, 1977 建築師菲力普‧強生Philip Johnson。

圖檔

圖檔


38. 倫敦海德公園戴安娜王妃紀念噴泉 Diana’s Memorial Fountain,2004景觀建築師凱薩琳‧古斯塔芙森女士Kathryn Gustafson。

圖檔

圖檔


39. 薩拉戈薩ZARAGOZA世博會水之橋展覽館Bridge Pavilion,2008 伊拉克裔英籍建築師扎哈•哈迪Zaha Hadid。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附註: 仿生建築的定義與分類:互動百科 http://www.hudong.com/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文章: 691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20 (週四) 9:51 am

輸給你了~~~~

文章湛盧 » 2010 1月 05 (週二) 11:23 am

老師 太佩服您了~~~!!!!

有貼過圖的都知道~~~貼圖是有點小麻煩的 尤其是量多的時候 特別容易混亂
老師您的版面 我的電腦開啟時~竟然"累格"了
真是輸給你了~內容深度夠之外 數量也相當驚人~~~
嗯~~~綜合比較您跟陳老師的特質
也就是說教授級的特徵是~~

1.建築知識領域範圍要夠廣
2.對建築的思考有獨到的看法
3.超乎常人的教學熱情 (你們都破錶了~~~~)
4.全世界趴趴走
5. 比繡花還細膩的心思

嗯嗯~高手~高手~~~~
感謝您的禮物 我就不客氣啦!!!! (看您的資料真的很像去5星飯店吃歐式自助餐的心情!!!)
吶~~我開動了!!!!
頭像
湛盧
 
文章: 703
註冊時間: 2009 11月 21 (週六) 8:30 pm
來自: 台北

文章shaoyen » 2010 1月 05 (週二) 10:50 pm

老師,這些材料可以拿來寫一篇論文了耶。
shaoyen
 
文章: 378
註冊時間: 2008 1月 18 (週五) 5:21 pm

仿生建築定義請教

文章好工人 » 2010 1月 08 (週五) 12:48 am

從第20張開始,我已觀察不出型與自然的關係了 :)
仿生設計必須型隨機能嗎?若純粹仿生態的造型是否可稱為仿生設計呢?
例如:
假設,北京鳥巢外面那層鋼鐵,無結構行為或無任何功能,是否為仿生建築?
即使設計者說:雖然沒有任何功能,但我是模仿生物的皮層,所以做了一層皮
謝謝前輩們解惑
好工人
 
文章: 198
註冊時間: 2009 6月 01 (週一) 11:22 am

文章shaoyen » 2010 1月 08 (週五) 9:41 am

不知有沒誤會你的意思......鳥巢的「外殼」是鋼板切割組合的高度超靜定的結構體,是有結構功能的。設計者之一的艾未未說,鳥巢的紋理是模仿古瓷器的釉面裂痕......這個聽聽就好,不用當真。

仿生/有機這些概念,有的是顯現在外,有的是隱含於內。設計者到底怎麼想,跟觀看的人怎麼詮釋,往往是兩碼事。比如萊特先生說他的房子是有機建築,指的是「不斷生長改變中的建築」,而比較不是指「模仿有機/生物體外型的建築」(而且這也包含為了要與當時的國際樣式─建築機械論─對抗的涵義在內)。你當然也可以持不同意見,因為看的人是你、評論的人也是你。

「型隨機能」實在是一個口號,跟「這就是艾逮丸」一樣,都是隨人詮釋。說到底,其實(外)型本身就是一種機能,看看跑車的外觀就知道。機能的定義會漂浮,實在很難說到底型要不要隨機能,或能不能隨機能,或到底是誰隨誰。
shaoyen
 
文章: 378
註冊時間: 2008 1月 18 (週五) 5:21 pm

文章好工人 » 2010 1月 08 (週五) 10:48 am

謝謝shaoyen兄的說明
跑車的外型源自於空氣力學降低阻力、平穩車身
吉普車因路況不佳而增大輪子增高底盤等
Calatrava及Frei Otto的建築型抗結構等
在師法自然的造型發展過程中,皆有其目的
但令我好奇的是
第10張麻省理工新學生宿舍 及11.巴黎龐畢度餐廳 和 20. 紐約亞曼尼旗艦店
舉例.麻省理工新學生宿舍,它為什麼要像海綿?真是令我猜不透! :?
好工人
 
文章: 198
註冊時間: 2009 6月 01 (週一) 11:22 am

文章shaoyen » 2010 1月 08 (週五) 11:35 am

我講講我的看法,有錯的話請高明指正。

MIT那個宿舍(先說我沒有去讀過建築師的論述),其最原始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宿舍的本質是單元的組合,而這些單元都必須在立面上有開口。從這裡開始,建築師發展出空間組合與立面語彙的關係。我們可以讀到,建築師在立面上維持了一定的規律,但是偶爾也有破壞這個系統的形態出現。可能建築師就是要強調這種有機/幾何的對立性吧(可能還有小格窗=居住單元,有機形態=其他功能空間這樣的隱喻在內)。

像海綿,據我所知是完工後人們給的綽號。原始設計是不是要設計成海綿就不知道了。

舉另外一個對於規律開窗的反撲:Gehry的Der Neue Zollhof
圖檔
Gehry慣用的free form形態,碰到了集合住宅這種需要對應單元開窗的形態,他的對策是:「如果必須要開窗,那我就要把窗子設計成在攻擊這些(free form)造型的樣子」。當然他腦袋裡為什麼這樣想我們是不清楚,不過若是從施工的觀點來看,為了要讓窗子可以開,軌道還是得要做成直線的。所以一個與曲線造型格格不入的直線窗,也只好做成「在攻擊free form造型的樣子」。因此實際上可以看做是為了取得設計與施工的平衡,而找出來的一個藉口。

另外兩個案子是室內設計,材料的運用跟形態上就比較自由,也不必有什麼道理可言。反正就是做出仿生形態的樣子就是了。
shaoyen
 
文章: 378
註冊時間: 2008 1月 18 (週五) 5:21 pm

文章好工人 » 2010 1月 10 (週日) 12:23 pm

我覺得MIT宿舍的概念用蜂窩來形容比較恰當說,因為海綿只容納液體,蜂窩可以容納生物及其活動,會比較接近空間的本質。(我單純的看法啦)

Gehry對於規律開窗的反撲,我覺得傳遞這訊息的代價好大,或許是想呈現不同市容,或激發建築新思潮,否則對於使用者來說,要不要free form應該不會是重點。雖然他是大師,但我還滿希望不要這樣的說 :)
好工人
 
文章: 198
註冊時間: 2009 6月 01 (週一) 11:22 am


回到 案例作品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