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手繪表現法的訓練


建築入學、留學、校園生活、設計評圖、學士後建築課程、建築教育等等討論。

文章L-archi » 2011 8月 21 (週日) 11:43 pm



贊助商連結

kei2001 寫:在這兒~
(這論壇的文章編輯介面不會自動換行,真是糟糕的設計....)

兇手是上面這個網址喔 ^^"
小弟已經調整了,可以換行了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L-archi
 
文章: 3134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0 (週六) 10:59 am
來自: 台灣

文章Peter Tsao » 2011 8月 21 (週日) 11:48 pm

「在已經確認你我認知不同的部份就不再討論了,因為那不會有終點....。」

這一點我同意,因為某部分我們論述可能是用不同的語言論述相同的事情。

例如我認知中自己在素描寫生中學習到的透試圖消點觀念與方塊、圓柱、圓錐等繪圖概念,與你所謂的抽象的「空間邏輯」,其實極可能是同一件事。

又例如人類眼睛水平並列,使人類可以透過雙眼視物交叉角度,眼球又能遠近控制焦距,而能對所見事物,進行距離、相對位置、簡單測量的功能,所以我相信人類的視覺畫面是3D(三維立體的空間),能在大腦中架構出立體空間。而3D電影或視覺錯視的實驗我認為就是因為人類視覺有「將所見事物組織為空間(3D)」這樣的功能與機制,因此可以成功。但如果你將人類的視覺畫面定義為「視網膜畫面」,的確是平面的,嚴謹的說是「弧面的」。而我對「人類視覺畫面」的定義則是視覺資訊整理好之後交給大腦理解的資訊群,因此是立體的,是3D的。

其次,先向你抱歉,我並不是要捏造出你不曾說過的話語,只是當您強調了被素描寫生的物件是3D,一旦把這些物件畫在平面的紙張上自然也成為2D的存在了。我真的以為相對於「素描寫生」的「空間邏輯」的繪圖技巧有其他功能。然而,美術史上的繪畫方式,確實有能讓畫面立體的效果,例如油畫。抱歉,讓您誤以為我在揶揄您!抱歉!針對讓你產生誤解的部分的措辭。

別說抹黑,其實我並不是要辯論,只是想釐清一些措辭上的意義,你的部落格很棒,文章也很精彩,也知道你也是個樂於技術分享的人,不然不會花時間寫文。
只是你前文曾經提到,
「…,「設計繪圖」在本質上是一種不依靠任何參考與幫助之下所無中生有畫出來的圖,它所依賴的方法與素描寫生之類的方法是絕對完全不同的。…」
「……「設計繪圖」不是傳統繪畫,不要把學習的主要重點放在任何與「繪畫性」這個主題有關的任何方面,因為那些東西對於設計繪圖來說根本不重要!….」
「不依靠任何參考?」、「無中生有?」「根本不重要?」這些疑惑才引起我的注意,想知道你所謂的傳統繪畫,和你所認知的素描寫生為何?以上只是舉例說明我之前的疑惑,不是要和您筆戰,請勿回應。
我在閱讀和回文的過程中,確實保持清醒與理性,你的文字並不會讓人情緒化,而我只是針對你的文句意涵和可能的意思思考並回答,過程中,沒有任何情緒化的反應。針對我個人說話方式太直接,讓您產生誤解或情緒,我在這裡向您致歉。
最後由 Peter Tsao 於 2011 8月 22 (週一) 7:00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Peter Tsao
 
文章: 980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3 (週二) 7:01 pm
來自: 彰化市中央路橋旁

文章kei2001 » 2011 8月 22 (週一) 1:15 am

Peter Tsao 寫:「在已經確認你我認知不同的部份就不再討論了,因為那不會有終點....。」前文恕刪


其實只要能夠保持過程的理性,不論是筆戰也好、辯論也好,我都是完全能夠接受的。
我個人對於所謂的「論壇」這東西的理解是~「發表自己的看法,也同時看看他人的說法,但是並沒有必要必須得到任何共識。」
論壇的重點是「討論」,但並不需要有「結果」,不是嗎?(組織必須得到共同的共識,但論壇不需要)
人的思想終究只能被自己改變而已.....。

很高興你對於我的這些論點有興趣,你的道歉我當然也是接受的。

大家請繼續.....。
kei2001
 
文章: 21
註冊時間: 2011 2月 18 (週五) 1:15 am

文章好工人 » 2011 8月 23 (週二) 1:49 pm

論壇的重點是「討論」,但並不需要有「結果大家請繼續.....。

人很難在沉默中理解事裡的.
我還是反對KEI兄過於絕對的遣詞用字,似乎扼殺了任何的可能性及過於設限不自由的口吻
但與其曲謹,不若疏狂。這樣直接的說出看法是很爽的!

我認為設計的學習勿太多禪,特別是對於剛開始了解的人,無疑是給予太多的包袱,設於太多的限制,
即便是扼殺了他人犯錯的機會都是種罪過呢!因為面臨挫折後的成長每人各有不同
說不定安藤之所以成建築大師,最感謝的是當年在擂台上KO他的那位對手

畫圖與設計能力的關係,我的看法是如此
要成為作家前對文字的了解及掌控也需達一定的程度
會作文不一定是作家,但成為作家必定會作文
而這裡討論的素描我認為就是文章裡的單字或片語
縱使畫的主題與空間無關
你或許會問我一直畫那些花花草草對於設計就會有進步?
我會回答我無法證明這樣的行為對於設計不會進步!
根據我的經驗手變巧了!討論設計的速度快了方便了,大多很難不進步
以上聽起來很饒舌.也請你聽聽就好
很高興參予討論..很暢快 :wink:
好工人
 
文章: 198
註冊時間: 2009 6月 01 (週一) 11:22 am

文章芭樂 » 2011 8月 23 (週二) 5:32 pm

兩位的討論挺精采的,其實我覺得都有道理
我現在也只是個學生,對於『素描寫生增加繪圖能力』也是常常聽到的
老師之前跟我們講叫我們素描寫生是訓練『觀察能力』
什麼地方該暗什麼地方亮,圖畫的像不像,如何表達遠近 都是訓練重點
所以素描寫生 在某些方面的確能增加繪圖能力的
kei大說的設計繪圖我也很認同,的確 這方面是要無中生有的
所以畫圖時,要把想像的東西畫在紙上,這點我是覺得挺困難的,並非素描那樣有『東西』可以看
但是素描訓練的繪圖能力也並不是全部沒有幫助,至少能提昇繪圖的速度與線條的掌握度
所以我認為兩位大大講的都很有道理!

題外話
kei大講的空間邏輯我覺得挺有興趣的,你教的方法我也會試試看
但我想多了解些,有什麼類似的書可以看嗎?

再來我對透視圖技巧(非正規拉很多線的畫法)與立面圖表現陰影這方面能力有點差
請問各位能介紹什麼書讓我學習嗎
芭樂
 
文章: 8
註冊時間: 2010 10月 17 (週日) 2:53 pm
來自: 建築系

文章固齒器 » 2011 8月 23 (週二) 10:29 pm

Kei大大的空間架構論點挺棒的,除了部落格文以外,不知道有何書籍可以推薦參考呢?
其實我也厭倦了傳統的透視圖,嗚嗚~學也學不會,不想學傳統消點拉線的方法。哈哈!
固齒器
 
文章: 207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3 (週二) 7:08 pm
來自: 台北

文章kei2001 » 2011 8月 24 (週三) 2:18 am

固齒器 寫:Kei大大的空間架構論點挺棒的,除了部落格文以外,不知道有何書籍可以推薦參考呢?
其實我也厭倦了傳統的透視圖,嗚嗚~學也學不會,不想學傳統消點拉線的方法。哈哈!


老實說我並沒有發現太多的關於訓練「空間邏輯」(以我的用語來說...)方面的教材,
這也是我決定寫那些畫圖教學的主因。(唯一我覺得好的教材只有..,請到對岸的視頻網站搜尋 Scott robertson)

請注意,我所說的空間邏輯是與透視分開討論的,有具有透視性的3D空間當然也有無透視性的3D空間....。

實際上那個概念的核心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表達就是~「以3D建模的思考模式來畫出2D的圖像」,
也就是在紙上"建模"(Modeling),在畫圖的當下請注意你的腦袋是以3D空間還是2D圖像的模式在思考的,
若是2D的思考模式則很可能會出問題。

在歐美娛樂產業的Concept Design領域把這種畫圖的概念叫做「Dynamic Sketch」,
這當然不是發明了什麼新玩意兒,只是他們規劃出了一個比較有系統的訓練方式。

在本質上凡是以畫出"不存在眼前"的東西為目的那種「畫圖」,基本上在畫圖的過程中都是以這個思考模式來進行的。

只不過這個思考模式是存在於畫圖當下某人的腦袋之中,旁人不見得能夠從他畫圖的過程中觀察出來。

雖然這樣說聽來有點自大,但是我認為在現有能夠找到的教材中大概就是我Blog的內容最完整了。

在我自己學習畫圖的過程中,我幾乎把所有實體與網路上所有相關教材都研究過了.....。

而這教學內容就是以我個人認為最容易理解的方式系統性歸納整理出來的,提供給曾經與我遇上相同困惑的網友參考。

若網友看得夠仔細的話,應該會發現我解說透視的方法也與既有的教材完全不同....。

如果能夠確實理解這些完整內容的話,理論上應該能夠畫到這樣的完成度~
圖檔
這是無中生有畫出來的(Photoshop),過程不依靠任何參考完全以人腦Modeling+Rendering的結果,
而且還是我第一次畫"夜景",也是目前為止唯一的一次.....。

大家請加油吧!
kei2001
 
文章: 21
註冊時間: 2011 2月 18 (週五) 1:15 am

文章芭樂 » 2011 8月 24 (週三) 1:46 pm

那請問一下kei大
有什麼教材有教陰影的(立面圖 平面圖 上加陰影那些)
正規圖學的陰影不大會,想看有什麼書有教
如果除了正規如果有其他方法 也樂意洗耳恭聽
芭樂
 
文章: 8
註冊時間: 2010 10月 17 (週日) 2:53 pm
來自: 建築系

文章kei2001 » 2011 8月 24 (週三) 4:05 pm

芭樂 寫:那請問一下kei大
有什麼教材有教陰影的(立面圖 平面圖 上加陰影那些)
正規圖學的陰影不大會,想看有什麼書有教
如果除了正規如果有其他方法 也樂意洗耳恭聽


你指的應該是「投影」而非「陰影」吧?(cast shadow ≠ shade)

如果要求精確的話,主要還是以圖學的方式去"計算"出投影,這是唯一的方法。

幾乎所有講圖學或是透視的教材都會提到這個,一般設計繪圖的教材也多少會提到一些,
我Blog中也有,請參考。

重點是~「沒有偷懶的方法」!很遺憾.....。

不過對於設計繪圖來說通常投影並不需要相當精確,
如果是建築設計需要計算一年日照與投影軌跡通常是以某些特殊軟體去算的!
kei2001
 
文章: 21
註冊時間: 2011 2月 18 (週五) 1:15 am

文章固齒器 » 2011 8月 24 (週三) 10:38 pm

kei2001 寫:有具有透視性的3D空間當然也有無透視性的3D空間....。

請問差異在哪裡呢? :D
固齒器
 
文章: 207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3 (週二) 7:08 pm
來自: 台北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學校生活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