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連結
這些天接到一些朋友的MAIL詢以該參加四月或八月的課程?
我總先問問有哪些考量因素嗎?
闢諸:
費用上的考量
工作上的時間調整
.....
但最常得到的回答卻是:
臨近考試時間,所以記憶會較深刻!
我認為這考量誤把設計、敷地科目當成其他理解、背誦、記憶的科目了!
(也因此看出學員在面對設、敷兩科在學習態度上的謬誤。)
殊不知,設、敷的學習大大不同於其他四門學科!
設、敷是理解、思考、操作練習(再理解、思考、操作練習)反覆持續的過程。
(當然有學生反然大悟說:我一題結構計算須反覆操作十幾次到熟練為止,卻未如此操作設、敷。原來設、夫也須反覆操作練習─當然從這理解看,確又有其相似性。)
但設、敷的學習更有一段醞釀及思考密度的累積!
猶如釀酒愈陳愈香諄,是「時間」讓它愈陳愈香。
或謂那是什麼讓桌上的食物餿掉。是「時間」讓它餿掉。
為什麼同是「時間」,但事態卻往兩極發展!
其實端視你是否置入好因子!
設、敷兩科與其他四學們要「及格」的目標一樣,但因屬性不同其準則就大不同。
設、敷兩科的學習準則是須多往戶外走,多觀察、體驗。(這幾乎是建築人能朗朗上口的口訣。)
但學生又普遍沒有良好的案例解析能力,所以很可惜的淪為「白走」。
課程的目的在幫你把心、眼...等打開,學會思考,因此你會有近八個月的蘊釀發展期!
但待到八月才參加課程,一來你只剩四個月的蘊釀發展期、二來看到他人已有進境而試期時日逼近易慌了手腳(其實是慌了心),將會是置入不好的因子!
設、敷兩科的準備與學習,不妨及早開始吧!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