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城 寫:陳老師 展閱安康
昨日趕車回台中不克留到最後實至可惜
也感謝有論劍的活動可以讓我們(台中班有參與學員)
感受台北的的緊張氣氛與台北同學多樣及豐富的實力
反較自己的態度與功力似乎差距很多格(須再嚴格訓練)
針對題目的反應與要求似乎"想"給過了頭(能力不足)
雖然有嘗試對應環境
如30m道路側的開口對望/框景/虛軸線延伸考慮
8m道路側的人潮與居民的可親切性廣場留設
廣場多層次的使用與組合
建築物量體配合動線植入的階梯廣場
建築物的軸線切割量體(活潑空間)
最後卻為形同逃跑的虛招幾招
深感挫折無力
因為自己完成度不足不方便課堂再與老師請教
故再次惠請老師再與鞭策指導與開示盲點
謝謝
台中特輔班OO昇
O昇
Sorry
這兩天較忙
耽擱了信件處理
你的操作不錯
這些年台灣的鄉鎮公所頗多進行拉皮整建
所以規劃方向可行
只是拉陡不宜_且增加操作困難度
只須由三樓連接公所走廊
而面公園空間改為彈性活動空間
如此新舊_上下呼應__就是佳構
論劍
能了解自己狀況_更能學他人之長
你很快會擠列前茅的
毋念
祝
順利
明城
每次論劍評圖後學生的挫折_深有所感
我每每搬出當年自台北工專工業設計科建築組畢業,開始參加高考,第十二年設計才首度及格。
勉勵學生!
當然不是說他們也得考12年(因他們有課程可上、有同儕可觀摩、砥礪),而是他們大底還沒我當年求敗劍客、千敗劍客的豐功偉業(後面那幾年不只高考,還有檢覈、專技,所以一年可失敗好幾次!)
但一次次的失敗,也都是成功的步驟。
多一次步驟,就離成功更近一步。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