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私淑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Re: 今晚颱風停課__(原私塾週四晚班首課)

文章陳明城 » 2012 8月 13 (週一) 2:42 pm



贊助商連結

陳明城 寫:今晚颱風停課__(原私塾週四晚班首課)

08\13(星期一)晚_併北科非學分班補課

教室:台北科大第二教學大樓105教室。

當晚將導覽走逛蔡仁惠老師思考、構築的生態校園。
新舊建築、廣場圍封、地景處理....等,對建築師考試設、敷兩科會大有助益的。

同時可看看八、九月華山論劍場地─第六教學大樓(科技大樓)現代埕的塑造手法,也思考在建築思潮流變中,正、負空間如何演化;人、車如何從互爭到各安其命。

讓我們一起向建築學建築吧!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建築計畫

文章陳明城 » 2012 8月 14 (週二) 9:17 am

發現的新問題:

建築計畫

這次的操作我認為我陷入建築計畫的迷思,建築計畫畫越多就表示設計操作與空間的營造就是對的嗎?這是我這次發現的新問題。雖然建築計畫在撰寫與思考時可以幫助釐清自己的思考脈絡,不過在這操作中,卻占掉了我很多時間,有時候甚至又是為了畫建築計畫而畫建築計畫(就是在填充版面了),這表示我的建築計畫的觀念上有問題,希望可以快點找出問題的根源和解決的方法。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一個人如果不能了解面對面溝通的意義,他是沒有辦法幹這一行的。__安藤忠雄

文章陳明城 » 2012 8月 14 (週二) 9:21 am

我們或許可以從電腦吸收知識,可是我們的工作單靠電腦無法完成。畢竟建築師這個職業是要創造人類彼此交流的空間,一個人如果不能了解面對面溝通的意義,他是沒有辦法幹這一行的。__安藤忠雄

請再拿這句話,檢視你這次論劍的操作!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Re: 進階首課

文章湛盧 » 2012 8月 16 (週四) 11:07 am

陳明城 寫:進階首課
從案例解析起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0117141-20120803%281%29.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4007552-1463957530_n.jpg"></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0117147-20120803%282%29.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4007557-1677238340_n.jpg"></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0117151-20120803%285%29.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4007563-4067608779_n.jpg"></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0117107-20120803%286%29.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4007543-2663583010_n.jpg"></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0117131-20120803%288%29.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4007547-3240441348_n.jpg?v=1344008102"></a>


好圖!!!好線條!!!
話說...各為同學有沒有發現老師每次改圖都是手繪直接畫?
每天看20張圖!!改20張圖(不是那種 "呸!!" 就丟旁邊的改法)
累計出驚人的手繪能力....
一張圖好..光看線條就讓人愉快......
我個人覺得...從線條 就可以看見你是否到達建築師的資格.........
所謂練武不練功 到老一場空....................
頭像
湛盧
 
文章: 703
註冊時間: 2009 11月 21 (週六) 8:30 pm
來自: 台北

昨天上完課後有種覺得的慶幸!

文章陳明城 » 2012 8月 17 (週五) 10:26 am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0772923-000%e3%84%a01.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5173104-1456898155_n.jpg"></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0772925-0001.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5173107-541437260_n.jpg?v=1345173217"></a>

陳老師早安

我是O芳,想說說昨日上課後的感想
昨天上完課後有種覺得的慶幸!

其實每次要上課前我都有小小的發懶病,
下班後從淡水到板橋的1.5小時車程和工作後的疲憊感,
再繼續撐到上完課其實很累
但是從八月開課到現在經過三次上課和一次論劍
我真的覺得還好我有持續
每一次上課都可以解決我至少一項的疑惑, 我覺得那就非常值得了
就如昨天的街角和沿街面的處理方式
我原來的思考方式都是留設出一條直直通到底的寬大廣場,
和只會沿街種一排樹來區隔基地與道路的界線
看了同學不同的處理方式後,覺得設計真的需要思考,需要營造意境,需要設計者的導引
每一次的新發現都補足了我的不足, 以及消除了您所說的魔障
其實我覺得您上課不是在教考建築師,而是在教怎麼做設計
考建築師只要60分,而我想要的是學會怎麼做85分的設計
請老師多多指導,謝謝您!




學生 OO芳


下班後從淡水到板橋的1.5小時車程和工作後的疲憊感


O芳

妳只要想想O昌
每週五晚自台東搭車北上
課後還得落腳過夜_好上週六的繪評圖課
課後再搭車晃回台東

就會覺得原來自己是幸福的

圓夢是艱辛又喜樂的

加油



喜樂


明城

告訴妳個好消息

約10月起放築塾遷移到新生南路一段54巷
自淡水過來在民權站轉蘆洲線
忠孝新生站下車,2號出口出站後2分鐘可達;5號出口出站後半分鐘可達。

妳至少節省掉30分鐘!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貼幾張分享

文章陳明城 » 2012 9月 03 (週一) 1:44 pm

近日以Getty Center案例經解析後,操作99敷地考題,比起去年的成果,又有一番進境。

貼幾張分享: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1670533-dsc02484.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6650266-880570336_n.jpg"></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1670539-dsc02485.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6650276-2502658679_n.jpg"></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1670525-dsc02491.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6650255-3206662385_n.jpg"></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1670545-dsc02489.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6650285-2985334469_n.jpg"></a>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向老師報喜並表達感謝之意!

文章陳明城 » 2012 9月 06 (週四) 9:05 am

老師你好:



我是黃國誌,98年時為了一科考了三年沒能達標的建築設計曾短暫拜入老師門下練功,不過最終還是失敗收場,不知老師是否還有印象。



隔年在同學慫恿下還是報了名,因為沒準備也就沒抱任何希望,期待兩科術科能不小心及格之後學科再來努力,沒想到老師傳授的必殺技「笨蛋,重點在外面」以及「旅行看設計」竟讓我使了出來,就這樣十年來未曾及格過的建築設計62分過了,連帶學科也都達標,唯獨敷地計畫未能畢其功於一役。



放榜後因緣際會去了大陸工作,去年趁著休假回來考試再度使出必殺技,終於在今年看到自己名字了,當下莫名激動,想想如果沒有當年老師當頭棒喝,要上榜可能還是遙遙無期啊!



不過話說為什麼過了這麼久才寫信給您,因為年初身在匪區又加上工作繁雜這件事便一再被推延,如今終於棄暗投明回到台灣上班,抓緊機會趕快完成這封信向老師報喜並表達感謝之意!



敬請教安



學生 黃國誌 敬上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今春喜來登早餐慶功宴照片

文章陳明城 » 2012 9月 06 (週四) 11:01 pm

翻到今春喜來登早餐慶功宴照片(小馬他們吃得開心,其實忘了拍照,所以少少幾張,連VIP林助太太都忘拍到!)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1890087-dsc00028.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6938755-2495431750_n.jpg"></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1890133-dsc00022.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6938770-2626861164_n.jpg"></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1890147-dsc00023.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6938788-1047643545_n.jpg"></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1890151-dsc00026.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6938804-1151793097_n.jpg"></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1890157-dsc00027.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6938819-1473549703_n.jpg"></a>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好多東西都是在這段時間,強迫自己去嘗試的!!

文章陳明城 » 2012 9月 08 (週六) 8:01 am

老師 收信愉快!!




看了你這封信,再回想昨晚你對我們說的一番話,

其實,真的覺得你是 苦口婆心。




其昌 對這幾個月的思考,以及他的 空間劇本,

都讓人覺得感動,因為這也許都是我們曾經經歷過的一些心情,

但在冗長的考試準備之中,我們也許麻木了,真的很可惜。




我的觀察,其實很多同學都很認真,

看了很多案例、讀了很多書、畫了很多圖,

但似乎已經變成「習慣性」地在操作設計。




那天看了 其昌「多良」的分享,讓人有很多感觸,

彷彿回到從前那段「追逐建築的日子」,

我想也帶出了同學許多的點滴回憶。




我自己回想了這段時間的學習,

其實一路走來跌跌撞撞,高低起伏不斷,

要離開「舒適圈」真的不容易,

像是:改變表現法、練習基地塗抹、學習用樹章、

從方盒子量體 改成歪歪扭扭的量體 再改成簡單形式的量體、

練習畫不同種類的樹、研究樹的擺法、

學習米老鼠式的圍封、思考中介空間 等等。。。

好多東西都是在這段時間,強迫自己去嘗試的!!




當然,自己過去的生活體驗,似乎也慢慢在一次一次課程裡頭被挖掘出來,

人似乎很容易習慣 routine 的生活,所以慢慢忘了去體驗身邊的事物,

記得剛來板橋上班的時候,常常會跑去黃石市場那裡吃中飯,

看著攤販怎麼樣佔據自己的空間,小巷子裡頭的豐富人生樣貌,

還有舊城遺址、林家花園與市場的共處 等等,

其實,在發現的過程,真的是很滿足的一件事情呢!




另外,在事務所的案子裡頭,自己也學習很多,

如何將補習班上課所學到的設計思考,放入現實的案子裡頭,

其實,在這樣的過程,似乎也是一次又一次的練習。




對於敷地,從本來一直都有的恐懼感,現在似乎已經好一點了,

但還是覺得沒有十足把握,隨時可能從鋼索上摔下去,

但老師說的,被批評才能夠真正學到東西,真的是一點兒也沒錯!




目前的心得是,在經營空間的時候,是經營使用者需要的空間,

有時候,把自己假裝成一位使用者而不是建築師,

似乎事情會變得比較自然、也比較不那麼一定要那樣才行!




最後,希望自己能夠不要太懶惰,

能夠把握最後兩個多月的學習時間了~~







願主 帶領、賜福、保守




智喬


附錄:

陳老師



最近似乎又有一些不一樣的學習



六月底在台東多良看到活生生的有機不規則空間的民居案例

有點被電到



然後上次與老師提到想作像歐洲般有塔的廣場

發現自己並未正視歐洲的廣場

因此閱讀了”南歐的廣場”探討臨摹一下



然後發現自己住了四十多年的鳥地方

原來也還看得到農村土地的紋裡

而且看空間的眼光好像打開了…..



雖然設計仍未到位,還差很多

不過新的眼光好像讓自己看到一線曙光…..



有時會覺得自己的罩門怎麼這麼多

其他同學為什麼

好像視這些時尚的當代的有機的平面與空間為當然

只是自己設計的好不好成不成熟的學習

我卻非得把歷史補修一遍

並還要從老聚落的有機型態開始

腦袋才肯接收那些當代的有機自由表現



搞了一兩年(其實是十幾年,只是我兩年前不用面對這件事)

才獲得同學十幾年前早就擁有的基本認知及眼光

不禁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天分太差

不夠資格當建築師……



反正

也只有認了,是怎樣就怎樣了



剩下的時間,我會好好加強臨摹學習這些陳老師所提供的案例

及思考空間計畫,劇本..等等

看看能不能把自己救起來

現在看這些案例跟幾個月前看的感觸又不一樣了….



不過能看到新的世界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謝謝陳老師的引導了



祝老師

愉快



其昌 敬上





附上 1. 南歐廣場初略整理

2. 台東多良之旅啟發(原在fb上,所已有些發言是給朋友看的, 因這三個檔案時間作太久,故稍微整理一下便給老師先看看了,)

3. 自家社區街巷空間走訪



再煩請老師指教一下

謝謝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1950709-%e7%97%be%e3%84%96%e5%9c%96%e7%89%871.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7063728-2110532843_n.jpg"></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1950727-%e5%b1%8b%e5%9c%96%e7%89%871.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7064084-1115511171_n.jpg?v=1347064085"></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1950725-%e3%84%8b%e5%9c%96%e7%89%871.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7064083-2065540888_n.jpg"></a>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有些習慣是自己一直沒有察覺到的

文章陳明城 » 2012 9月 13 (週四) 6:15 pm

老師好,

最近在反省自己,發現沒有隨時保持警醒很容易又回到過去的壞習慣裡,
或者有些習慣是自己一直沒有察覺到的:
比方說就「分享」這件事而言,我一直是蠻被動的。
要不是有人問我、要不是上課的時候被要求,或者要不是大家相約好私下討論,
其實我並不會主動去分享什麼,倒也不是因為想藏私或是什麼,
只是好像沒有特別的理由,好像多說了多給了反而變成雞婆了?
這是我本來的想法。

褚士瑩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今年年初買了他的新書《給自己十樣人生禮物》,
當時看過了兩次,覺得裡面有些想法非常激勵我(印象中是那樣),
在最近朋友生日想要買本送給她,才又翻出來重新讀過:
想看看該怎麼對她簡略描述這本書,還有為什麼我想推薦他看這本書。
但正因為如此,讓我除了再次感受到當初看這本書受到的感動,
同時因為做了整理,這本書對我來說已經不是幾個月前看過就忘的模糊印象了。

於是我想,原本對於分享的態度應該也要有所改變了:
或許是將從「我為什麼要?」轉變成「我為什麼不?」
整理的過程、表達的過程、分享的過程、討論的過程....
其實都一直反覆把這些東西的內容深化到自己裡面,
好像有點像老師講的反芻的概念,但是好像又不太一樣:
從單向的進出到透過不同地路徑多線道知識的進出,
除了有了原本作者的想法還衍生了自己的想法,也發現了朋友的想法。
這些想法就像以倍數快速增長著。

自己的確還有很多要努力的地方。

最後分享一下最近在看一本書叫做《創作,怎麼搞的》(書名原名叫Letters to a Young Artist 大塊文化出版)
他在書裡對談的對象是年輕的作家,但是其實我覺得裡面很多想法是創作者都很受用的。
以下摘錄一些我覺得蠻有意思的內容:

『 依我看,我大概很快就會令你大失所望。以你這般年輕的創作者,寫信給我這麼年長的創作者,
從來信觀之,我有些疑慮,怕你以為只要跟我私下通信,便可「令一切改觀」。
這種想法固然可以滿足我的虛榮心,但我捫心自問實無此本事。沒有人能解答,只有世界才知道答案。
(你瞧,我又將你的人生責任直接了當的還給你了。) 』

『 你埋怨自己江郎才盡、思路枯竭,可是所謂的江郎才盡,其實是人的自我在抗拒做出「差勁」的作品
..................我們老是在問「這好不好?」而不是「這有沒有意思?」,我們根本問錯了問題。』

『 創作需要膽識;選擇讓自己置身於眾目睽睽之下又艱險難守的處境,而不是蝸居在安全之處,本身就是一場大冒險。 』

『 我相信「創作者」或「創造力」是我們的天性。我相信,如果我們願意流露傻氣的樣子,跌個幾次,我們也會學會如何做好自己。
心存懷疑當然安全,但是不能給你啟發,我們死命抱著懷疑論調,執著於「證明給我看」根本是想把自己學習的責任推到別人身上,
你在給我的第一封信就是這麼想的。你想要我給你答案,然而對你真正有用的,是問題。 』

『 ...........思想是你對人生想了什麼,創作是你對人生做了什麼,如果我們用了太多大腦來思考創作他就會帶有理論和治療的意味,
變成一種反應而非行動,而創作是發自初心,不應該那樣。 』

裡面還有很多很精彩的內容,自己也還在消化中。
博客來網頁: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7723

以上是這個禮拜另外想到的部分,
覺得自己要再回到源頭想想並重新檢視自己。

O恩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