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私淑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文章固齒器 » 2013 4月 30 (週二) 6:07 pm



贊助商連結

ArchiPH 寫:很久之前向考選部提問過一些「試場規則」疑義,剛好有攜帶相機的部分,
酌取考選部的的部分回復文字如下:
*****************************************
「...
依試場規則第7條第1款規定,應考人攜帶非必要之物品應試,經監場人員制止而再犯者,扣除該科目成績3分至5分。
...
照相機非屬考試必要之物品,應考人不得攜帶照相機應試。如有應考人攜帶照相機入場應試,監場人員應予制止,如應考人不聽制止,依規定扣除該科目成績3分至5分。爰此,監場人員制止應考人攜帶照相機應試或考試中使用照相機拍攝,均係依規定執行職務,並無不妥或逾越規定之處。
...」
以上說明,謝謝您的來信。
*****************************************
請各位朋友參考


太認真的同學!其實如果不特別問的話....
另外建議,是不是把樓上同學的圖及文字撤掉
避免留下考場違規事實的證據。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最後由 固齒器 於 2013 4月 30 (週二) 9:34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固齒器
 
文章: 207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3 (週二) 7:08 pm
來自: 台北

謝謝

文章陳明城 » 2013 4月 30 (週二) 6:10 pm

固大:

謝謝

也請你幫忙把名字拿掉

感恩

敬祝

喜樂

明城 敬託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今年探討氛圍和場所精神這件事情

文章陳明城 » 2013 5月 03 (週五) 11:49 pm

陳老師晚安




旅行完後又重新開始上班後覺得生活真的很充實


不像去年每天要安排自己的每日計畫

現在的日子很規律

久沒工作重回職場確實有點擔心自己的不足和脫節

希望在工作上沒替事務所造成困擾




學習上

看到O遠和O泉哥的努力

想到去年的自己也是下過功夫

相較之下

今年確實覺得自己應該也要多多加強




比如今天看到O遠的解析

想想自己好像解析也太用力

常常會把很多細碎的鋪面也畫了

確實應該學習O遠把圖面再精簡

O泉哥的寫意也令我佩服




有O遠和O泉哥也確實讓我戰戰兢兢

覺得自己不努力就會被甩開

當然同學是亦師亦友

互相分享與學習也是向上的一環節

有能分享的~我也很樂意貢獻




今年上課雖然是一樣的案例

但是開眼後看到的東西確實不一樣

今年看案例都會要求自己不要只看到手法

注意一下背後的概念和所要表達的意圖

不過...我發現,這也要多讀點書才有幫助

前幾天跟O哲大家吃飯

提到手很好這件事情~~

我就跟O哲說,這意味著~我們腦袋不好(笑)

或許我可以不必練手工

但是我必須讓腦袋轉起來~~




今年探討氛圍和場所精神這件事情

覺得很有收穫

圖不再匠氣的原因是因為氛圍和場所精神

也就是老師說的Sx(P+D)的S

有魂~一切都有神了

所以~~

S(精神)這件事情我自己覺得真的就是

閱讀/旅行/體驗

但是我覺得還要  整合/比較


這樣自己的資料庫才會更多招式

進而整合比較後成為自己的招式




所以~今年要多讀書

希望有空檔可以多去到處走走







久未寫信


近期一些心得跟老師分享




謝謝

感恩




O彥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好的案例真的不管看幾次都有一些新的收穫。

文章陳明城 » 2013 5月 05 (週日) 11:27 pm

老師您好,我是O遠。



這一週把景觀的案例調出來解析,好的案例真的不管看幾次都有一些新的收穫。




這週再解析地景案例時,試著用空間的本質:




行走的副空間/路徑/走道




停留的正空間/廣場/節點




草地/景觀的草地/收邊的草地/活動的草地




樹/端景的樹/空間的主角/圍封/界定空間的樹




再想像這些空間會產生甚麼樣的景觀和場景,




樓梯旁邊的大樹,是景觀也是引導,更可能是這個空間點出靈魂的關鍵。




簇群的樹,單排線性的樹,代表了不同的空間所要產生的空間感與實際空間需要產生的特定作用,引導,背景.....等




等。




這次試著學習把地景簡化,試著用最簡單的線條和顏色,去點出這些案例的所要展現的神韻。




(附件檔案是本週解析之案例,不多,但有思考)




祝 順心 學生 O遠。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14966752-0002"><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67767297-1844404881_n.jpg?v=1367767322"></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14966750-0004"><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67767297-4222440922_n.jpg?v=1367767322"></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14966754-0005"><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67767298-2275390443_n.jpg?v=1367767322"></a>

O遠的筆開始之所抉刪。讚!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把這案例解析視為經典,確確實實的摸透,以後任一案例解析都難不倒你了。加油!

文章陳明城 » 2013 5月 18 (週六) 11:52 am

把這案例解析視為經典,確確實實的摸透,以後任一案例解析都難不倒你了。加油!

老師好,本週將課堂上所討論的武藏野美術大學圖書館的案子做了整理。

我在想為何老師會說藤本壯介是「從意想不到的角度出刀」,是概念、手法、還是觀念。

所以我把整個大學的紋理想過一次,整理了一些想法。

武野藏美術大學從學校的配置來看,可以從建築物的屋頂讀出建築物所建造的年代,當時代流行的樣式與風格。從建築的屋頂形式和開放空間來看,其實可以看出當初在規劃校園時,很注重大門口進來的軸線,並且用了長型的外部空間和樹列去強化軸線的意像,而建築物大都以對稱的方式發展,雖然基地形狀是有機的,可是還是強調了軸線這一件事情。所以當行人走在這個校園中,瀰漫著被強化軸線空間的特有氛圍。而建築師則是以框架、樹木、視野、縮放等等元素來把原有的強烈軸線給予解放。對於這個案子,我覺得除了建築物本身的概念、想法、手法真的很精彩,不斷的空間界定與光線的變化,與遊走的空間,給予我很多的想像。

而讓我感到更震撼的則是建築以外的空間營造,仔細去思考這個案子所以產生的益處,他對於整體學校置入的一個活化的空間,除了建築本身精彩,對於原有行走路徑中的體驗與感受加以強化,對於舊建築物與新建築物的關係,整合後再去營造原有的廣場空間,用框架與樹木讓新空間把舊的空間實質環境提升,提出更多精彩的行走動線(外與內),所以這是我對於這個案子有深刻體驗之處。

上述對於這個案子自己的一些想法,從意想不到的角度出刀,才能凸顯自我的特質,不過在凸顯這個特質的時候,基本功夫還是要扎穩。

祝 順心 學生O遠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15820720-942300_4306955370780_1343742309_n"><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68850758-1472070069.jpg"></a>

貼一張圖片
全貌請見放築塾_2013facebook社群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畫下去(案例操作_會評圖_論劍)_就對了

文章陳明城 » 2013 5月 24 (週五) 11:56 am

陳老師:

雖然作了案例分析,似乎落入一種「眼高手低」的氛圍中,

說的口沫橫飛,但手就是動不了,

更有種「看不透,轉不過」、「看的懂,跨不過」的想法,

應該如何往下走?迷惘中的學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瑞


很正常


從懂到_會操作_到操作順當


還是需要一番歷練_功夫(時間的積累)


擔心無濟於事


畫下去(案例操作_會評圖_論劍)_就對了





順利



明城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案例解析_如同讓你有好胃口,並有好腸胃。

文章陳明城 » 2013 6月 02 (週日) 2:25 pm

案例解析_如同讓你有好胃口,並有好腸胃。有足夠的養分,自然有強健的體魄、靈活的頭腦,適合征戰,且攻無不克!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16878952-20130530171618531_0002"><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70153642-970024404_n.jpg?v=1370153933"></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16878954-20130530171618531_0001"><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70153641-2121014692_n.jpg?v=1370153649"></a>

案例解析_是持續不懈的功課!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砍掉重練

文章陳明城 » 2013 6月 16 (週日) 9:27 am

砍掉_不是砍掉手腳或盡棄所學,而是弄清楚自己哪部分觀念錯了,放棄、倒掉錯的、髒的部分。重新架構對的、正確的觀念。如果妳的小孩要到住家東邊100公尺處的學校,結果你在住家西邊50公尺處遇到他,也問明他的目的地 ,你會跟他說都走50公尺了繼續吧,只要再走50公尺你就走100公尺了!引喻不要失喻,騙自己比騙任何人都容易,後果也必然得自己承受!每次上完設計課就是一次重重的打擊!!恭喜你,你正校正方向中。前些年我左右肩輪流沾黏過,復健過程:越痛的地方復健師就越下重手對付,痛正是成效。起初艱難,鬆了就不痛了,如今靈活如昔!上坡的路難走,好走的通常是下坡路。加油!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分享學生的喜悅_

文章陳明城 » 2013 6月 25 (週二) 11:10 pm

分享學生的喜悅_

老師:

還記得3年多前(快4年了)在北科畫圖的時候
您傳簡訊告訴我考上高考的消息

沒想到這次來北科上課
剛好接到家裡的電話說考選部審核通過的消息
讓我可以當面告訴您這個好消息



好像照著劇本走的感覺
讓我可以將這樣的喜悅和您分享



還是想再跟您說聲「謝謝您的教導」



其實在這兩年的教學中自己也學到很多



主要是覺得自己在課堂上所說的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
僅僅是建築的「基本功」
如創造環境而不是設計建築物
發展建築計畫而不僅是解決機能
作場所而不是做房間等等



訝異為何大學好像都沒聽過
同時也體會伊東豊雄、妹島和世、藤本壯介等
他們的「創意」正是由這些看似平凡的觀念發展起來的


如果不以「距離」,而以「時間」來衡量的話,
從2002退伍想取得證照到2013實現,整整11個年頭也算是「超馬」了吧
現在目標達成了
總算有了踏實感
將會朝理想繼續努力


現在最想出去看看這個「世界」
準備申請英國學校
目前選擇的是和city有關的culture或social science的課程

有進展再跟您報告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當作自己重新唸建築系

文章陳明城 » 2013 7月 03 (週三) 4:04 pm

陳老師



我想我對自己的期許是

重新學一遍

當作自己重新唸建築系

對自己的期許

是要手能像Boky老師那樣

設計要很強

也要很有想法

成為很優秀的建築師

(夢想啦)

因為我覺得若考上之後就會有惰性

大概也比較難再有動力和時間去作更深入的學習

那我的方針需要調整嗎

時程上我並不會很急

感謝您

祝您愉快



OO

_________

很高興看到學生願意把考試的步伐放慢,願意扎實的踏穩建築的路。

但其實我給她的建議:不必排斥短期衝刺_就考上!

建築這條路:
學在修行
工作在修行
教學亦在修行
......

考上建築師
不是學習的終結

是另一個學習階段的開始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