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連結
98年 感覺題目很不一樣 現在好像每隔幾年就會出類似規劃的題目 我自己覺得 對台灣建築師而言 這是很好的練習題目
稍微解釋下想法
小弟出發點 基地是城市與城市的中間點 二級城市邊緣 因應少子 老年話課題 我提的是城市的再生
假設了當地人口解構年齡偏老 勞動人口外移 以10年後為目標設想建設地方 發展城市 做為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文化走廊中的其中一點 以光觀的形態串連 也假設了公共交通慢慢發展至此 剛開始政府輔助出資投入產業發展以及當地人口培訓 然後收益 然後再協助投入發展相關附屬品產業 再收益 然後改造當地環境 景觀 建物整體營造等循環
可以解決人口外移 提供再就業機會 也塑造了地方特色文化景點 。
因為是郊區所以我提的是農業的相關產業
配合可能廢置的工廠再造做為加工廠並對外營運 可以增加觀光人口(台灣不少觀光工廠) 大概是這些想法
自評:跟同事討論評圖 疑慮是我是否把課題做的太大了 其實跟題目要的有點不同,考題或許還是偏向了地方的改造 跟一些細部想法 一些小地方的營造 ,但我的作法偏向城市發展 導致沒時間處理小空間 圖面也不夠豐富 當然也看了曹老師書上的解題 方向也是偏向地方改造的建築設計(同事也是這樣解的) 所以想請教各位前輩 類似此類型的題目 解題方向應該如何對應比較好?
謝謝指導 考生p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