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戰苦鬥與自然對話 安藤忠雄Tadao Ando


都市、建築、景觀、室內等案例分享。

惡戰苦鬥與自然對話 安藤忠雄Tadao Ando

文章 » 2010 2月 11 (週四) 2:33 am



贊助商連結

惡戰苦鬥與自然對話 安藤忠雄Tadao Ando

圖、文 / 張基義 交大建築研究所

東京大學建築教授,曾經榮獲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克獎」,也被讚譽為日本最優秀的建築師,年屆60歲的安藤忠雄沒有任何建築學位,最高學歷是高工機械科。完全以旅行與自我創作方式,實踐了他的建築大夢。將西方發明的清水混凝土簡單的建築材料,成熟運用轉化成東方日本精緻且極富禪意的空間美學。安藤以清水混凝土為素材的建築,精準的詮釋了日本歷史文學《源氏物語》中所闡述的寒素枯澀之美。將混凝土材料在建築中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安藤堪稱第一人。清水混凝土工法,結合了傳統木模製造工藝與現代高超優質的混凝土鑄造技術,以及嚴格的工程管理。安藤在設計中有意識地關注傳統日本建築,運用光影掌握實虛空間的節奏層次,同時也將現代的幾何秩序運用於空間規劃之中。安藤的作品雖以混凝土為主,但其建築出人意表與自然的契合關係,素牆界定的中介空間,上方灑下的自然天光,靜止與流動的水域,垂直與水平向度的極度擴張,都是安藤特有的建築風格。


朗恩基金會美術館:軍事基地銳變為文化藝術公園

2004年安藤忠雄於德國杜塞爾多夫郊外Dusseldorf完成了朗恩基金會Langen Foundation/霍姆布洛伊美術館Raketenstation Hombroich。基地原為北約組織的軍事基地,晚近因為冷戰結束,軍事基地逐次轉化為文化藝術公園。安藤忠雄延續他對環境與建築的共生的理念,融合混凝土、玻璃、光、水等元素,營造出和平寧靜的文化殿堂。建築以一道長形的弧牆阻絕了環境干擾,穿入一片反射水池圍繞的玻璃盒入口與遠端背景的草坡土堆。玻璃盒內的長條狀的清水混凝土量體與矩形的主展示空間斜交45度,大部分的空間隱藏於地下,3.45公尺凸出於地面,室內包納了高達8公尺的展示空間。壯闊的階梯、狹長的緩坡、光縫,室內與戶外、藝術與自然、輕與重,玻璃與水面的反射將建築與地景的邊界模糊,呈現出一種失重的狀態。

圖檔
1. 朗恩基金會美術館營造出和平寧靜的文化殿堂
圖檔
2. 朗恩基金會美術館玻璃盒入口與遠端背景的草坡土堆
圖檔
3. 朗恩基金會美術館壯闊的階梯
圖檔
4. 朗恩基金會美術館一道長形的弧牆阻絕了環境干擾


沃夫茲堡當代美術館:自然建築與藝術的幻境

2002年十二月完工美國南方都市德州的沃夫茲堡當代美術館Modern Art Museum of Forth Worth,由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座落於沃斯堡文化區與路易.康1966年設計完成的金貝爾美術館相比鄰,附近尚有菲利普.強生設計的Amon Carter博物館。沃夫茲堡當代美術館,是安藤宗雄迄今在海外完成的最大作品,設計風格延續了安藤純淨、樸實的建築語彙。全館包括五棟長條狀的平頂展廳,配置於1.5 英畝的景觀水池上。碩大的清水混凝土牆面包被於四十英尺高的透明玻璃帷幕與反射水的間隙之中。當代的藝術品在此種人造與自然,室內與戶外,透明與厚實層疊交錯的背景中,呈現出近乎幻境般的情境效果。參觀民眾迴遊於安藤所規劃的自然環境、人造空間、藝術創作反覆導引、框景、鏡射、壓縮、擴張的體驗中。驚人的Y字形的預鑄混凝土柱狀結,支撐龐大極薄的混凝土懸挑版狀屋頂,十一英畝的室外雕塑庭院、戶外陽臺及反射水池,建築恍若漂在水面上的大燈籠。館內典藏有戰後美國重要的藝術品高達2,600餘件。

5.
圖檔
6. 21_21 Design Sight 設計美術館座落於公園綠地之中
圖檔


21_21 Design Sight 設計美術館:轉譯日本摺紙文化的建築雕塑

建築師安藤忠雄、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平面設計師田中一光設計師,七零年代在一場座談對談中凝聚了建構日本設計美術館的共同願景,35年後美夢成真。落成於2007年3月30日的21_21 DESIGN SIGHT設計美術館,座落於東京中城Tokyo Midtown都市開發案留設的公園綠地之中,安藤忠雄為減低建築對公園造成的衝擊,地面上的將21_21 DESIGN SIGHT大部分的建築體藏入地下,地面一層僅作為美術館入口、大廳與餐廳,兩座展覽廳與三角形的內庭藏於地下。21_21 DESIGN SIGHT屋頂由兩片三角形幾何的鋼板摺出綠地公園上長達55公尺壯麗而洗練的建築雕塑;安藤忠雄巧妙的轉譯了三宅一生著名的「一塊布」(A-POC,A Piece Of Cloth)時尚哲學與日本大和民族的摺紙文化Origami。捨棄厚重的梁柱構造系統,直接以16公釐厚的片狀鋼板當屋頂表材與結構;碩大的三角形幾何切面,表達了日本簡約的美感精神;精準無比的施工品質,也傳達了日本驚人的工藝水準。

7. 21_21 Design Sight 設計美術館16公釐厚的片狀鋼板當屋頂表材與結構
圖檔
8. 21_21 Design Sight 設計美術館入口大廳


表參道之丘Omote Sando Hills:歷史脈絡保存與創新時尚的新地標

東京同潤會青山公寓建於1927年,為1923年關東大地震震後復興計畫中重要的一環,日本第一批包浩斯Bauhaus風格的集合式住宅,也是東京居民重要的共同歷史記憶。八十年後2006年2月安藤忠雄在原址上完成了表參道之丘Omote Sando Hills,保留了部分同潤會公寓,也創造出集住宅和商業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大樓,在繁華時髦的表參道上,樹立了東京歷史脈絡保存與創新的里程碑。近10年籌劃過程裡,安藤忠雄與公寓住民溝通建立共識,保有原先同潤會精神與場所記憶,現存建築局部保存將新的商業機能地下化,在三角形基地內部設計一個呼應表參道的坡道的3度斜率緩坡,由一樓連貫至六樓700公尺長的內街,並藉此向世界傳遞時尚流行資訊。商業建築空間透過都市空間設計創造表參道之丘街面簡潔線條與表參道上的櫸樹林蔭道相映成趣,建築上層配置為住宅區以確保採光與居住環境的寧靜。

圖檔
9. 表參道之丘Omote Sando Hills簡潔線條與表參道上的櫸樹林蔭道相映成趣
圖檔
10. 表參道之丘Omote Sando Hills保留了部分同潤會公寓
圖檔
表參道之丘Omote Sando Hills由一樓連貫至六樓700公尺長的內街


直島當代美術館:海上的文化綠洲

在日本瀨戶內海荒涼的孤島—直島Naoshima,原本為醫療廢棄物終極掩埋場的惡地。日本武福書店企業買下後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所費不貲的將全島澈底淨化。並邀請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將其改造成為充分結合自然、藝術、建築,漂浮於海上的文化綠洲。無論是藝術品或建築物,都充分利用自然環境所提供的最佳場域而量身訂作。一系列面積雖小卻能與大地共構,與自然共生的文化建築于焉產生。直島當代美術館Benesse House一系列鑲嵌於大地中的建築,結合設計飯店與現代美術館的創意建築。

美術館設計由專用碼頭與台階式的廣場進入,由水岸空間延伸至陸地轉換至美術館的路徑上,巧妙的配置各式與自然環境對話的大型藝術作品。建築總面積2643平方米,一期工程為一座三層樓高建築量體一半下沈於地表下50米長18米寬的的主要展廳,展示美國當代藝術家斯特拉Frank Stella的作品。中心圓形挑空展示庭僅展出藝術家布魯斯Bruce Nauman的作品100個生與死100 Live and Die,運用霓虹燈管彎折成各類的文字符號,顏色各異整齊排列於牆上, Love and Die, Kill and Live, Play and Die, Sleep and Live……,宛如不可預測多變的人生,留待觀賞者無限的想像空間。 二期工程建築面積僅551平方米的小旅店完全埋於地下,留出橢圓形的天井中庭,將建築轉化為大地與水的雕塑,一、二期建築可搭乘3人小纜車聯繫。三期工程地中美術館在海灣的另一端山頭,展示莫內的荷花與藝術家James Turrell 與De Maria.的裝置藝術,已於2004年完工。。

11.
圖檔
12. 直島當代美術館戶外露台
圖檔
13. 直島當代美術館地表下50米長18米寬的的主要展廳
圖檔
14. 直島當代美術館中心圓形挑空展示庭


大阪府立飛鳥博物館:與自然對話的人造地景

西元5、6世紀日本飛鳥時代200座的墓群,座落在大阪府南河內郡的盆地上。安藤順應盆地的坡度,設計出一個龐大無比的台階式廣場當成博物館的屋頂,巧妙的創造出與自然對話的人造地景。建築被視為大地的延伸,巨大的實體宛若一座小山丘,建築的植入,銜接了古老的歷史與周遭的環境。廣場下方的自然窪地池塘,四周的一片蓊鬱的樹林,卻又和建築形成空間軟硬疏密的強烈對比。兩條緩坡道在聳高無比的高牆夾縫中,切開厚實的建築體引入博物館的主要入口,人行走於其中可以領略到近乎自然峽谷的空間壓迫感。室內展覽空間幽暗靜謐,數十公尺上神秘的天光是博物館內部唯一的自然光源,身處其中彷彿考古溯源入墓參觀。

圖檔
飛鳥博物館建築被視為大地的延伸


大阪府立峽山池博物館:水利基礎設施工程轉化為文化歷史教材

日本鎌倉時代的水利基礎設施工程峽山池人工湖邊,安藤將土木工程的遺蹟轉化為文化歷史教材。純粹的幾何形體,進落分明的實虛空間層次,蜿蜒轉折的路徑將人從人工湖邊一路帶進一片反射水池,穿越水簾瀑布,進入圓形廣場入口,水與光影的交織,營造出類似自然的大尺度中介空間。一旦進入室內,被高15米長60米的峽山池隄岸的巨大剖面模型所震攝。捨棄傳統博物館倉儲式繁雜的陳列,改以空間與環境氛圍的經營方式來呈現水利基礎設施工程的宏偉。

15.
圖檔
16. 大阪府立峽山池博物館穿越水簾瀑布
圖檔
17. 大阪府立峽山池博物館圓形廣場入口
圖檔


司馬遼太郎紀念館:日式住宅區中的紀念館

在木構造灰瓦斜屋頂的大阪日式住宅區中,著名作家司馬遼太郎紀念館利用既有建築旁的空地,委託鄰居安藤設計新館。紀念館面積小巧構造獨特,參觀者進入新館,可以透過窗戶欣賞書齋。2層高的超大書架塑造出近乎神聖的的空間效果,司馬遼太郎的‘希望之光’透過彩色玻璃撒落於超大書架上。此一超大書架將可收集陳列近2萬冊司馬遼太郎的藏書,以成千上萬的書籍堆砌出空間的臨界張力。

18. 司馬遼太郎紀念館成千上萬的書籍堆砌出空間的臨界張力
圖檔


京都府立陶板名畫庭:藝術與環境再詮釋

京都府立陶板名畫庭座落在古都京都繁忙的北山大道,及京都植物園旁。其空間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展出當年花與綠博覽會所留下來的陶板畫,運用京都成熟的陶板工藝,將世界各國的名畫如達文西最後的晚餐、莫內的睡蓮、中國清代宮廷畫家的清明上河圖等燒成一片片彷如真跡的陶板。安藤以水景與層次清晰的空間序列,藉由動線交織穿越與名畫對話,塑造出比原作更令人感動的藝術環境氛圍。陶板畫或立於水面,或躺在水中,或嵌於牆上,甚或利用框景將周遭的綠意引入庭中。

19. 京都府立陶板名畫庭莫內的睡蓮水景與層次清晰的空間序列
圖檔


神戶兵庫縣立美術館:地震災後的文化重建

座落地震災後新開發的HAT神戶高層住宅林立的未來都市空間中,沿著水景廣場,港灣景觀步道旁的2002年神戶兵庫縣立美術館「藝術之館」。是安藤繼「淡路夢舞台」之外另一件紀念阪神大地震的文化重建傑作。
20. 神戶兵庫縣立美術館外觀
圖檔
21. 神戶兵庫縣立美術館樓梯


附註:

朗恩基金會美術館 / www.langen-foundation.de

沃夫茲堡當代美術館 / www.mamfw.org

21_21 Design Sight 設計美術館 / www.2121designsight.jp

表參道之丘Omote Sando Hills / www.omotesandohills.com

直島當代美術館 / www.naoshima-is.co.jp

飛鳥博物館 / www.mediajoy.com/chikatsu/index_j.html

大阪府立峽山池博物館 / www.sayamaikehaku.osakasayama.osaka.jp

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 www.shibazaidan.or.jp

神戶兵庫縣立美術館 / www.artm.pref.hyogo.jp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文章: 691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20 (週四) 9:51 am

Re: 惡戰苦鬥與自然對話 安藤忠雄Tadao Ando

文章陳明城 » 2019 2月 09 (週六) 11:59 am

追求造型
囿於造型
外貌協會之困境
台灣英雄建築師李祖原走向與困境!
經營空間
大象无形
千變萬化之得心
日本質樸建築師安藤忠雄走向與開展~

*圖片不解釋。
附加檔案
original-64b0952e0e8bc38c3f11ee3b91f352e0010e4794.jpeg
下載.jpg
下載.jpg (6.87 KiB) 被瀏覽 20958 次
下載.jpg
下載.jpg (6.87 KiB) 被瀏覽 20958 次
1380976755-1720194309.jpg
1380976755-1720194309.jpg (127.49 KiB) 被瀏覽 20958 次
3719073171_ec04a6ea0d.jpg
3719073171_ec04a6ea0d.jpg (52.2 KiB) 被瀏覽 20958 次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回到 案例作品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