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連結
大師們不要再吃台灣這片農地淨土的豆腐 by artai建築師
主辦單位(或是居中牽線者)如果真有心的話,就請這些"大師"去挑20個台灣(或台北縣也可以)最需要改善的角落(也許是沒落市區的街屋、荒廢的工廠遺址、陰暗的後巷、或是大而無當的蚊子館...),發揮高深的設計功力,順便示範平常掛在嘴上的環境關懷;如果大師們真的能讓這些空間起死回生,我們就擁有了20種改善台灣環境的可能,屆時請容我們向主辦者拍手喝采。
筆者到長城腳下公社住過的體驗是:那些住宅真是座落在得天獨厚的好環境裡,環境好到即使裡面蓋的是一般傳統合院,都令人覺得舒服優美,至於那些由大師們費心設計的作品,咸認,真是錦上添花爾爾,對那個大環境沒有加分也沒有扣分,換句話說,那個基地環境好到不怕你那幾棟房子來參一腳。
大師們所展露的設計手法,也許對當時的大陸而言,真是一種設計手法上的"實品示範教學",但是相同的概念放在早就被"overdesign"的台灣,除了短暫的激情跟新鮮感之外,應該不會有太深遠的影響。因為我們的設計師跟建築師們,缺的是冷靜跟沉澱,不是創意跟熱情,看看我們路旁的那些房地產接待中心就知道了。
此外呼籲主辦者,就不要再吃台灣這片農地淨土的豆腐了,澳底這片土地有他自己的尊嚴以及功能,絕不是讓主辦單位拿來複製大陸嘉年華會的"台灣地區場地"。猶如好好的一個姑娘,大可不必讓富商包養,然後富商找個化妝師化妝一番之後,說:嗯~這樣還真像我在大陸的大老婆。我們鼓勵這位姑娘應該走出自己的人生,不必等待別人定義。
此外,個人真誠呼籲參與澳底案的大師們,除了展示才華之餘,何不做個示範?拒絕這項大拜拜,或是對這片基地勇敢提出更具建設性的看法,(也許是農業或是生態),而非順從在主辦者的眼界下,狹隘地在小方塊裡做著自娛、互娛的精英遊戲,而且是在一塊農地上。
資料來源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