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公會改革的白目問題


建築之美、建築推廣

文章jesse » 2009 5月 07 (週四) 10:05 pm



贊助商連結

shaoyen 寫:這......每個字我都看得懂,但是這跟公會改革有什麼關係?
一、菁英要帶頭反省什麼?專業者自我反省就可以建全環境設計專業的素質嗎?
二、改善建築專業的工作環境?改善辦公室燈光還是改善接待台的風水?內在的精神環境優先?在會議室擺一套論語孟子孫子兵法?
三、這個我不懂,什麼叫做實務與學術的交流平台。
四、這個我也不懂,能夠推動法令修改的真的很了不起。
五、這個喔,那應該來推出「建改社社員自家住宅示範專輯」。

整體來說,這個很有青年守則的感覺。
像不像?


shaoyen兄說得好像是來鬧的,
不過,我覺得很有道理,建改社是不是要考慮修改一下!!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jesse
 
文章: 132
註冊時間: 2009 3月 21 (週六) 10:40 pm
來自: 大樹

文章shaoyen » 2009 5月 07 (週四) 10:49 pm

我真的不是來鬧的。我提出的建議當然不是沒事要耍建改社的前輩,而是深深感覺到要形成運動一定要得到相對多數的支持。

我是兩手空空啦,但是我沒有要看笑話的心態喔。
shaoyen
 
文章: 378
註冊時間: 2008 1月 18 (週五) 5:21 pm

文章Peter Tsao » 2009 5月 08 (週五) 8:12 am

有時候我覺得,是認知不同所引起的。
社會大眾認為的公會,一般是指同業公會,這個行業的人組成公會,「同一區域內,經營同一行業者,以維護同業間的公益及矯正營業弊害為宗旨而設立的團體。」(教育部國語辭典)
其實關於利益的著眼點是在同業間。
關於社會公義或社會公益,可能不是他們的重點。
就我所知,建築師公會的最大功能是「代收設計費」,其他的好像不太明顯。
法規更新,訊息通知,現在的網路發達,公會的功能似乎一些。
有些人認為加入公會改革公會?這我覺得前提是要先釐清公會成立的目的和意義。
加入公會,讓公會質變,感覺是否定公會的目前情形。和陳邁建築師所謂的協助公會感覺不太一樣。
我個人是認同所有動機良善的組織團體。
因此建改社將「監造/監工」、競圖評審制度不合理處、建築師考試等突顯出來成為議題,個人認同建改社的動機和行動力,隨著某些有影響力人士的退場,會是離開立法院,這樣的行動力是否能夠持續下去,正要開始考驗建改社,也考驗著公會,甚至是建築師。

如果有更明確的、具體的目標,甚至是口號,我個人都覺得是更好的事情。
以上個人淺見。
Peter Tsao
 
文章: 980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3 (週二) 7:01 pm
來自: 彰化市中央路橋旁

文章pliotb » 2009 5月 08 (週五) 8:45 am

jesse 寫:shaoyen兄說得好像是來鬧的,

老實說,亦有同感,建改社的努力踏出第一步是勇敢的,或許有些理想是新鮮人無法體會或不認同,這可以理解,但有異議者是否可以問自己能否願意撥出時間與精力服務?至少我做不到,所以我不批評。
shaoyen兄如果真有興趣了解,是否可以抽空去參與相關活動提出疑義,這樣應該會幫助您更了解建改社是做怎樣的事。網上的大大們盡自己之力在各個領域為建築服務,或許因為服務單位不同立場亦有所異,不過每個領域(公部門/私人執業)都有自己的壓力與困擾,在此也不便表達意見,自己認為對的事就盡力實踐。(我倒認為建改社似乎沒有義務說服每個人,畢竟即使在同一行業建築業,因為每個人所處環境不同會有不同問題,是與非取決於立場。題外話,就像版上之前討論的建築師需不需要會算鋼筋量,自己認為需要就認真學,沒興趣也不用強求,總是會有些工作環境是不用學的)
archicwf兄引言有點誤導,引言那句話不是我的發文。(在此澄清)
pliotb
 
文章: 63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10 (週一) 9:33 pm

文章shaoyen » 2009 5月 08 (週五) 9:06 am

唉,都沒人懂我的意思。政治性的口號用來雖有弊端,但是不可或缺啊。
shaoyen
 
文章: 378
註冊時間: 2008 1月 18 (週五) 5:21 pm

文章monster » 2009 5月 10 (週日) 7:11 am

shaoyen 寫:唉,都沒人懂我的意思。政治性的口號用來雖有弊端,但是不可或缺啊。

您是指像「反清復明」或是「台灣獨立」這類的嗎?
monster
 
文章: 86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20 (週二) 3:00 pm

文章Pedro Hsieh » 2009 5月 10 (週日) 8:41 am

pliotb 寫:
老實說,亦有同感,建改社的努力踏出第一步是勇敢的,或許有些理想是新鮮人無法體會或不認同,這可以理解,但有異議者是否可以問自己能否願意撥出時間與精力服務?

可以問問在這裡post文的人在建築領域工作超過10年的有多少。 :lol:
shoyen雖是新科建築師,但工作年資和學歷可不是新鮮人哦!
勇敢是一回事,目標則是另一個。(搶銀行的人也很勇敢啊! :twisted: )
到底這個目標是全體建築人的理想,還是僅僅適用一小部分人,那是很大的差異。
Pedro Hsieh
 
文章: 1203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0 (週六) 10:23 pm
來自: 台灣中部草地

文章黃健敏 » 2009 5月 15 (週五) 8:06 am

這是15屆建築師公會競選人之一的陳信旭發出的信
此信證明公會需要變革
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
結果已不言而喻
會庫財務尤其假政治獻金之名的錢
如果不是公職
那是會員不會知曉真相的領域

台北市建築師公會召開第十五屆會務推動座談會之感言
上星期接獲台北市建築師公會所發出之開會通知,開會緣由為「第十五屆會務推動座談會」,討論事項為本次理事改選競爭激烈,各團對推出不同之政見及對本會「改革」之意見,擬徵詢政見中之想法與解決事項,作為會務推動之參考。
本來選舉已過了幾個月,挫敗的感覺已恢復了差不多,頃又接獲此開會通知,又在平靜的心中激起了一些的波濤,本來敗軍之將何須言勇,輸了就表示建築師會員並不接受你所謂的「政見」,不管是對公會苦口婆心的建議,不管是對會員衷心的關注,但未獲接納,即表示會員並不需要你的關注,既是如此我也只好摸摸鼻子,自嘲自己的關心是多餘的,不能兼善天下,只有獨善其身(說俗氣點就是自己好好賺錢,儲存退休準備金,公會的事情就不用再管了),前日與遠在美國的陳建築師 榮村兄電話交談,擘頭他就削了一頓,他說公會都離開那麼久了,人家早就忘記你是誰了?說坦白我是離開理事會久了點,但我何嘗離開公會,這幾年當了紀律委員會主委,只是這是得罪人的工作,沒有人喜歡當的,除了得罪會員還是得罪會員,但為了公會秩序也只能硬著頭皮幹,果真的這還真是得罪會員的工作,雖想維持公會的執業秩序,但也得罪了相當多的會員,由得票數得知,在公會這麼多年唯有付出,不像某些高票當選的,成天窩在公會,各處領取出席費甚至利用公會爭取公會之業務,更高竿者利用公會得取上千萬之利益,但這無損於他的得票率,可見人家說的「群眾是盲目的」這句話放諸四海皆準,不管是外頭的選舉,連公會這樣「高水準」的會員也無法辨識,那也無怪乎公會之水準每下愈況,除了與土木技師公會等爭取業務,爭得頭破血流,甚至大量捐款,過去這幾年公會捐贈單一政黨1025萬元之多,但是沒有國會議員的政黨在立法院能為大家爭取何種的「利益」呢?我實在不明白會員心中想的是什麼?十多年前我與吳聖洪建築師(此次也高票落選)在沒有公會的奧援下在立法院中四處奔波,為建築法第13條請命,沒花過公會半毛錢,也促成了會員第一次上千人走上街頭,環顧目前當選的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監事沒半個人在那次街頭運動出過力,但事情已過了,群眾總是健忘的,其實我也只是看不慣這幾年公會公務日益下沉,公會的財務日益敗壞(有心人利用各種名目掏空公會),初出社會的年輕建築師業務日益困難,如能多少給予這些後輩建築師多點出路,對於三、四十世代的我們也不就是對公會的回饋嗎?,只可惜支持者還是三、四十世代的好朋友,我們關心的世代竟然得不到支持,在此情況下我還能怎麼做呢?只好任由這些年輕朋友自行奮鬥了。
因此這次的會務推動座談會我不參加,並非我心胸狹窄,未選上就不願參加,而是覺得當初滿腔的改革意見既然未得到支持,可見這些意見是不被接受,既然如此也就不用再提出了。
此次的金融海嘯自當影響甚多同業之業務,如運氣好的話也許年末觸底,但如果恰如「寶華研究院」今日所預估的國內今年經濟成長的表現為負4.8%,而三月出口總額衰退了5.7%,出口訂單減少24.3%,國內經濟成長沒有明顯出現大幅的改善跡象,儘管近期多項招標減幅趨後,但係代表「景氣跌深反彈現象」,要達到復甦的標準,仍有一段距離,因此認為「當前景氣仍未脫離衰退階段」,在這樣的預測下,各位建築師同業先進,尤其是年輕的朋友只有及早備糧以度過寒冬,在此希望新的公會能協助大家順利度過艱困的時期。
PS:由這屆公會的各主任委員名單還是看得出有人還是掌握公會重要委員會(即有利可圖的),仍然跟上屆一樣,只是希望公會的財務不再淪為私人的財庫。
黃健敏
 
文章: 6
註冊時間: 2009 3月 31 (週二) 10:01 am

文章shaoyen » 2009 5月 15 (週五) 11:50 am

像這樣的事情才應該是建改社應該要放在所謂建改綱領的第一條,而不是什麼「鼓勵建築專業者自我反省,健全環境設計專業質素」。

這種事情局外人怎麼會知道?一定要靠了解的人說出來,得到廣泛的諒解才會形成改革的共識啊。
shaoyen
 
文章: 378
註冊時間: 2008 1月 18 (週五) 5:21 pm

文章黃健敏 » 2009 5月 21 (週四) 12:07 am

美國/加拿大的都市計畫作者Jav\ne Jacobs在 Dark Age Ahead一書直言缺乏自律與自審的職業團體
黑暗時代就在眼前!!!

下面是陳信旭建築師的另一封公開信
台北縣建築師公會的現象只是孤例嗎?
台北市連絡處的會員知曉真相嗎?
如果多數字的辦事處皆升格成地方公會,
除了多了許多理事長
讓少數個人獲益.
對職業環境的改善提昇有助益嗎?
如果多數人不明真相
不知自身是魚肉養肥了幾個莫名其妙的理事長
試問道公會的存在意義價值何在?
按台灣法令不是公會會員不可執業,
所以只要會員冷莫
就助長公會沉淪
就助長職業環境惡化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台北縣建築師公會
前些日子(大概三、四個星期吧)收到台北縣建築師公會沒有相片的會員證,距加入公會(去年十月二十四日)已超過半年,入會費二萬元之收據也過了半年多才寄來,原註明日期為97年10月24日,更正為98年3月20日,我不知道這樣的收據能否報銷,而去年收的費用,今年才出收據有無違反稅捐法?以入會費來說已是所有公會最高的(其他的公會皆為1萬元),但是效率卻是這麼低落,處理會務也是如此粗糙,參加過這麼多公會、協會、學會,第一次收到沒有相片的會員證,而過了半年多才收到的台北縣建築師公會會員證竟是這麼簡單的一張卡片。尤其是從事建築設計的專業公會,如果連張會員證都是如此草率,業主又如何看待你的設計呢?(註一)
台北縣建築師公會從籌備處成立到正式申請成立這段時間紛紛擾擾,尤其是與台北市連絡處唇槍舌戰,公文來來往往,連台北縣政府、營建署、台灣省建築師公會皆捲入戰火,甚至成立大會都「偷偷摸摸」的進行,抱歉這麼說是有原因的,97年10月24日我至台北縣辦事處繳費入會(當時台北市連絡處發出公文要會員儘速入會,並補助一萬元)時同學翁清源兄(台北縣辦事處主任)正在二樓主任室,我與郭汝炘兄(也是同班同學)即上樓與其聊一聊,當時我請教翁兄︰台北縣建築師公會成立大會何時召開?當時他告訴我尚未決定,豈知第二天(星期天)籌備處即加班寄出成立大會的通知,事後清源兄向我表示道歉,為沒將事實告知是因為籌備處要保密,事實上是為了阻止大部分已經入會的台北市連絡處會員參加,即使是理監事選舉也技術性的阻擋台北市連絡處會員參選,據了解台北縣建築師公會理監事成員皆為台北縣籍之會員,即使主任委員也是如此,在目前會員高達841人之中台北市連絡處大概佔了6百多位,以如此封閉式之理事會結構即註定日後會務必定爭吵不休。
台北縣建築師公會成立初始,台北市連絡處即不斷抗議,並頻頻去文台北縣政府質疑其成立之不正當性,雖然後來台北縣政府以縣府經內政部解釋為準院轄市依建築師法可自行成立公會,但連絡處依然抗議,即使連成立前一天台北市連絡處數位委員還主張由我帶領台北市連絡處會員至台北縣建築師公會的成立大會上抗議,台北縣建築師公會籌備處還因此特別聘請保全人員護衛,當然我也未去成立大會抗爭係因我認為既然籌備處依法已成立,又以技術性干擾未通過連絡處多數會員參加大會的資格(即使台北縣政府社會局要求加開會議審查會員資格,籌備會也置之不理),大會也順利召開並選出理監事會。
至此似乎已告一段落,但紛爭尚未結束,台北市連絡處再度發函要求會員至台北縣辦理業務,設計費仍然由連絡處代收,且可自行前往台北縣政府掛號,當然這時台北縣建築師公會也已成立,但諸如各委員會、代收制度竟然都未完成,會員即使要繳交設計費、掛號也無從辦理,一直到5月4日台北縣建築師公會始發文要求會員辦理「代收轉付」事宜,而此事從公會成立至今已匆匆過了半年多,半年多的延宕使縣公會損失了半年的收入,也浪費了不少的開銷,如此空轉半年的公會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最糟糕的是會員的入會卻未通知參加入會典禮,也未如其他公會一般宣誓入會(註二),雖然這只是個形式,但與章程不合,如此便宜行事也讓會員感覺非常不好,似乎台北縣建築師公會的成立是了搶奪台北縣設計費這塊大餅,絲毫不考慮會員的觀感。
台北縣建築師公會成立以來除了與省公會台北市連絡處至今仍然處於戰火之外,其內部理事會之理事也與理事長間相敬如冰,由最近一次理事會提案要求理事長對公會成立延宕所損失的一切應負民事、刑事等訴訟之責任,且公會不應由理事長一人獨斷獨行來看,台北縣建築師公會已處於內憂外患之境,雖然我們瞭解翁理事長從未在各公會理事會擔任過理事即幸運的直跳理事長的位置,對於公會公務自然無法得心應手,但從其理事會成員來看(理事會中還有歷任省公會的理事長)台北縣建築師公會無法順利運作並非缺乏人才,但會演變到這種地步也實在匪夷所思!
台北縣建築師公會如何加強會務處理不僅關乎841個會員的權益,也是日後其他公會相繼成立的範本,尤其是八月台中縣市合併又即將誕生「台中市建築師公會」,如何完善的處理這一連串的事務,就得仰賴省公會及全聯會領導人的智慧與能力。
建築師公會從成立以來一直秉持公會倫理運作成效良好。然而近幾年來在有心人士的操弄下似乎已成了家天下,如果會員們再無法看清事實,理性的推舉出公正無私的公會領導人,公會如何健康的走下去?如何應付不景氣的年代?值得三千多位建築師先進同仁審慎思考。以台北縣建築師公會成立過程之離譜、荒謬,我僅能無言以對。
(註一)台灣省建築師公會之會員證係我於15年前擔任省公會會務常務理事時所設計(義務性之設計),使用至今,僅是每年以不同顏色區分年份。省公會台北市連絡處會旗則是林理事長時期省公會召開第一次全省建築師運動大會時所設計的(大概也是唯一的一次),所以與台灣省建築師公會會旗有點雷同(同樣由我義務設計)。
(註二)台灣省建築師公會的會員入會儀式參加的人應該都蠻瞭解,宣誓前由會務常務及紀律主委向新入會建築說明執業時可能遇到的狀況及應該如何處理,這也是我在當會務常務實時所建立的一套辦法,讓新加入之建築師對業務至少有初步瞭解,且宣誓過程十分莊嚴讓新會員倍感尊重。
(註三)以我輩建築師朋友來說,退休的退休、移民的移民,對公會來說早已不再投以關懷的眼光,只是目前正值青壯期的建築師們正慘澹經營,努力開發業務的時候,不僅需要前輩建築師的關懷照顧,也要有我們二十年前走上街頭爭取權益的勇氣,獨自「埋頭苦幹」選擇作為沉默的一代將導致比目前更艱苦的考驗。
(註四)台北縣建築師公會的成立與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台北市連絡處之間水火不容其實也需時間來化解,在我看來,既然台北縣建築師公會也依法定程序成立(亦加入了全聯會),台北市連絡處也只有承認既成事實(何況台中市也即將成立,總不能處處樹敵),但考量台北市連絡處即將喪失2/3的事業費,而「台北縣連絡處」也將喪失幾乎整年全部的事業費,在這情形之下全聯會及省公會似乎可協調台北縣建築師公會成立3~5年內是否將事業費1/3~1/2回饋台北市及台北縣連絡處以維持其正常開銷,過了這段適應期,建築師法修正也大致完成,讓一切步上正軌,也許是兩全其美的辦法。
黃健敏
 
文章: 6
註冊時間: 2009 3月 31 (週二) 10:01 am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建築專欄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