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雄--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建築之美、建築推廣

王俊雄--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文章徐岩奇 » 2009 7月 04 (週六) 3:29 pm



贊助商連結

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這篇文章想問:在台灣社會,沒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專業工作人員,該怎麼稱呼?

這個問題來自某些經驗的組合。1990年代初,那時我剛從美國取得碩士回台,還沒開始教書、正在事務所上班時,有一次出差去香港,與機上鄰座美國中年婦人攀談,言談中她問我是在做什麼的?我回答:」I am an architect.」,她」Oh!」的回答聲中明顯流露出敬佩的意思。於是我們聊到了萊特與芝加哥建築,這次換我訝異於像她這樣非專業背景的人對美國建築史的如數家珍。

然而接下來的經驗,就很難令人覺得舒服。在一次少有的家族大聚會中,碰見許多很久沒見與更多從來沒見過面的親戚,每個人總是問:「你現在從事什麼行業啊?」剛開始,我不假思索用飛機上那一套回答,不過是中翻英:「我是建築師」。結果想不到引起一陣小騷動:「哇!建築師不是很難考嗎?你考上了,那以後一定賺大錢囉!」我尷尬地解釋我還沒考上建築師執照。但最難的部分是,讓他們瞭解沒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專業人員,按照西方社會的習慣,是可以被稱呼為建築師。在費盡解釋的同時,我突然找不到自己的專業認同,我疑惑地想,如果我不是建築師,那我是什麼?

隨著我轉入學校專任教職,以「老師」取代「建築師」後,我沒有再遇上這樣尷尬的認同危機。直到1997年前後,在建築師雜誌擔任編輯委員期間,與幾位同好企劃了一個「社區建築師」特輯,來反映當時台灣社區營造運動因政府大舉介入而產生轉變的新時勢。沒想到該特輯刊出後,幾位參與的編輯委員有一天被「請」到建築師公會,面見公會高層。雖然氣氛有些詭譎,但開會過程實際上也非常順利簡短,在不是表達地很清楚的說明過程中,公會代表再三強調「建築師」三個字根據建築師法為法定名稱,不得使用在沒領有建築師執照的人員身上,因此使用社區「建築師」來稱呼從事社區營造的建築工作者並不適當的,請我們下次不要再犯云云。再加上之前之後身旁的某些「建築專業工作人員」朋友的遭遇,我終於悟識到,英文的」I am an architect.」在台灣是不能直譯為:「我是建築師」,其結果不但將引起大眾誤會,還有觸法之虞。然而,台灣的建築師專業制度不是移植自西方嗎,怎麼會產生這種西方所無的問題呢?如果英文的」I am an architect.」不能直譯為:「我是建築師」,那又該翻成什麼呢?

如果我們不想用一些枝微末節的技術性理由來搪塞地回答,我想這個問題裡包含的「知識/權力」構造,似乎才是最關鍵的。首先,從歷史的過程來看,「建築師執照」是西方社會遲至十九世紀末才開始建構的專業制度 ;在此之前,「建築師」一詞早從文藝復興以來已被使用達數百年之久。也就是說,建築師的概念發明在先,給建築師頒授執照的制度建構在後;這似乎也是為何西方社會用詞會區別出」architect」與」licensed architect」之緣故。而在許多相關研究者的著作裡也指出,西方社會之所以會發明與施行建築師執照制度,其實與因應產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有關。在產業資本主義生產體系裡,為了進行生產分工與應付層出不窮的都市空間危機(用台灣的話語簡單地說,其實就是「現代化」),國家與專業者聯手打造了建築師專業制度,國家藉此進行現代化取得統治正當性,而專業者取得權力與地位並得以進行專業知識與經濟的壟斷 。建築師執照的建制因此是一個「知識/權力」的建構過程。而其結果是,只有某些經過篩選認可的、特定的專業人士,才能取得專業執照;同時,某些不被制度認可、但可能專業能力優良的人士也就此被驅逐在外了。

其次,這樣深陷於「知識/權力」關係的專業制度,隨著資本主義的全球擴張,往往被移植到一心想要追求現代化的非西方社會,從而激烈地改變了這些社會的建築運作與空間構成。之前我曾為文討論,近代中國如何在1938年開始施行建築師專業制度,其過程之「知識/權力」交互運作,絲毫不遑讓於西方社會 。我們也理解到,隨著建築師執照的頒授,未符合現代專業標準的人士,如在傳統社會擔任建築師工作的大木匠師,從此就不能是「建築師」了。因此建築師專業制度施行的後果之一,即是傳統建築技藝與相關知識的片片剝落。二次戰後,隨著國民政府統治的到達台灣,這部沒有經過中國公民社會討論過的建築法,接著又在沒有經過台灣社會的任何討論下,在台灣施行,台灣社會因此才有了建築師執照制度。最後,建築師執照制度在台灣施行之後,即以難考著稱;建築師考試在台灣雖由考試院掌理,但其難考上原因,一般認為與既得利益者作梗有關 。且取得建築執照的人,在取得專業特權達致名利雙收之餘,又藉國家之力對「建築師」名號進行壟斷,台灣社會因此才會出現「沒有名字的人」。

從上面的敘述我們可以看到,台灣建築界之所以會出現一群「沒有名字的人」,可以說是一種追求「移植現代性」的社會的普遍現象。這種社會擅長不加判斷地、以去歷史且去社會文化的方式橫植西方社會各種體制,在缺乏充分目的與內部條件支援下,其結果常常是扭曲錯位,不但落得任人從中撈取利益,且造成文化失衡與認同危機。其弊害似乎得仰賴社會內部藉著公共領域的健全,發展出批判專業的觀點與能力,才能挽救。在西方社會,專業制度的發展過程,往往伴隨著批判專業能力的發展,兩相較勁之下,雖然還是造成了許多不公義的現象 ,但其情況還是比普遍缺乏專業批判意識與作為的非西方社會要好多了。

讓自己捆限在「知識/權力」體制中侈言改革與進步,往往自身就是改革與進步的絆腳石。很體制化、很ㄍ的台灣建築界,該還給這些「沒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工作人員」一個名稱吧!更重要地,藉此解放建築,而且讓自己也自由吧!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徐岩奇
 
文章: 291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9 (週一) 12:51 pm

Re: 王俊雄--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文章colet » 2009 7月 04 (週六) 3:53 pm

大家來為沒有名字的人想個好名字吧
叫"建築家"好啦^__^
想當然爾
延伸就會有......"土木家"."醫學家"."會計家"."法律家"....

【注:依據「『文章發表注意事項』......3.請斟酌引言長度,引言長度若長於發文主體長度的文章,會使讀者無法掌握重點。 ......」原文中之引言先暫時刪除,以節省主機空間。 by Pedro Hsieh】
colet
 
文章: 63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12 (週三) 12:52 am

文章L-archi » 2009 7月 04 (週六) 5:08 pm

在現代化的社會,專業分工,法律賦予相對的權利與義務,「沒有名字的人」的人就依照他負責的工作項目做稱呼,如設計師、繪圖師、專案經理等等,不然就叫老闆。公會從保護會員的角度來看,這是他的職責無可厚非,很多人都把建築師公會視為罪大惡極的團體,事實上有很多事務還事要靠公會去爭取與對抗,例如與其他技師公會間的利益衝突,或是與機關的修法抗衡。

建築師執照是否難考,應該要能有指標量化比較,讓人容易瞭解,也有說服力(小弟認為台灣的建築師其實愈來愈好考了)。截至目前已有5500多個建築師通過考試,尤其以去年來看是歷年錄取最多,建築師是否難考?我想可以問問去年有通過考試的考生們,有沒有很多科目,書沒念多少,就通過了呢?

建築師這一行在台灣有法律的限制與義務,慎選建築師的品質,我覺得是另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L-archi
 
文章: 3134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0 (週六) 10:59 am
來自: 台灣

文章archicwf » 2009 7月 04 (週六) 6:38 pm

建築界從業人員
頭像
archicwf
 
文章: 620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21 (週三) 9:37 am

文章archicwf » 2009 7月 04 (週六) 6:41 pm

llmj 寫:在現代化的社會,專業分工,法律賦予相對的權利與義務,「沒有名字的人」的人就依照他負責的工作項目做稱呼,如設計師、繪圖師、專案經理等等,不然就叫老闆。公會從保護會員的角度來看,這是他的職責無可厚非,很多人都把建築師公會視為罪大惡極的團體,事實上有很多事務還事要靠公會去爭取與對抗,例如與其他技師公會間的利益衝突,或是與機關的修法抗衡。

建築師執照是否難考,應該要能有指標量化比較,讓人容易瞭解,也有說服力(小弟認為台灣的建築師其實愈來愈好考了)。截至目前已有5500多個建築師通過考試,尤其以去年來看是歷年錄取最多,建築師是否難考?我想可以問問去年有通過考試的考生們,有沒有很多科目,書沒念多少,就通過了呢?

建築師這一行在台灣有法律的限制與義務,慎選建築師的品質,我覺得是另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通常通過考試的人都會覺得該項考試簡單

不然
LLMJ大您放棄現有資格再去考一次看看
不管是高考還是建築師
這樣子的親身體驗是最準確的
ㄏㄏ
每個考試都有他的測驗目的在
只是時代不同
要求考生應具備的條件也就不同
您具有的專業條件別人不一定有
所以很難比較的啦
頭像
archicwf
 
文章: 620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21 (週三) 9:37 am

Re: 王俊雄--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文章Miso » 2009 7月 04 (週六) 7:47 pm

徐岩奇 寫:......................
讓自己捆限在「知識/權力」體制中侈言改革與進步,往往自身就是改革與進步的絆腳石。很體制化、很ㄍ的台灣建築界,該還給這些「沒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工作人員」一個名稱吧!更重要地,藉此解放建築,而且讓自己也自由吧!

無法認同王老師的觀點
如果台灣的建築師制度需要改革
是不是要告訴學生問題出在哪
然後鼓勵我們的學生積極考上建築師以強大改革的力量
也許10年20年後讓台灣的建築師制度更好更完善
而不是想以一己之力在圈外發牢騷
真的 那說服力很士大夫也很不誠懇
或許間接讓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以為"有為者亦若是"

就有一個現成的例子
如果岩奇不是建築師就不會加入台南市辦事處
那也許現在還是幾十萬入會費............

哈哈 為了建築環境好 就事論事而已

:lol: :lol: :oops: :oops:
Miso
 
文章: 80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19 (週三) 6:50 pm
來自: 上輩子沒玩夠的老靈魂

文章Pedro Hsieh » 2009 7月 04 (週六) 8:47 pm

1.建築業
2.建築人
3.準建築師
Pedro Hsieh
 
文章: 1203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0 (週六) 10:23 pm
來自: 台灣中部草地

文章zhz » 2009 7月 04 (週六) 9:15 pm

請問你是作什麼的?...電腦繪圖。
哪一方面?...建築。
那你是設計師囉?...嗯!建築師兼設計師兼繪圖員兼行政助理。
頭像
zhz
 
文章: 87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23 (週五) 4:51 pm
來自: 台中市

文章Miso » 2009 7月 04 (週六) 9:21 pm

zhz 寫:請問你是作什麼的?...電腦繪圖。
哪一方面?...建築。
那你是設計師囉?...嗯!建築師兼設計師兼繪圖員兼行政助理。

哈哈
隊長少說了一樣
現場.....
啊我們自己說監造跟監工不同
別人都說監造就是要監工.......
Miso
 
文章: 80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19 (週三) 6:50 pm
來自: 上輩子沒玩夠的老靈魂

Re: 王俊雄--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文章colet » 2009 7月 04 (週六) 10:32 pm

社區建築師有爭議的話
那改叫做社區(總體)營造師好啦
或社區(總體)設計師也不錯
或社區(總體)建築家...也很好

"建築師"本來就是給通過考試的人叫的啊
這樣才不會混淆啊
不要國外碩士回來就說也要國家給你頒個建築師啊...那樣又怎麼認定呢
或許可以建議考試院來個對於建築學術研究有成的學者或對社會有功勞的建築設計師直接授與"建築師"級頭銜這倒是不錯的建議
有一些通過考試的建築師不怎麼樣...有一些沒通過考試的設計師很棒很棒^__^
本來就是這樣啊...要照遊戲規則來啊
啊不然你說"醫師"會計師"律師"她們還要不要玩呢?
很多科目如法規.結構.環控.甚至構造的內容......等等科目國外建築設計碩士恐怕都沒深入念過吧...
有聽過很多人取得國內證照再出國念碩士的
也有許多國外碩士回國再拼到國內證照的
也有許多人根本不需要(不屑)那張紙的...
所以......改革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___^
最後由 colet 於 2009 7月 05 (週日) 12:46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3 次。
colet
 
文章: 63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12 (週三) 12:52 am

下一頁

回到 建築專欄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