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連結
最近課堂上讓學生看三部朋友寄來的影片,觀賞後學生有些心得分享回饋。
不敢藏私,想與大家共樂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haaasGM ... F8B3E876C4
向大自然學設計Janine Benyus(中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nPDyTx ... F8B3E876C4
你腦內的兩個世界Jill Bolte Taylo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WzOVgf ... e=youtu.be
風 帶來光完整版
學生迴響
老師:你好!
我是實力築基班 李O穎
向自然學設計--
"現在是訊息充足.整合不足"--
現在不能只專注"單一領域".而要以"多元角度"整合專業知識.
關於建築領域的整合.不論在"游邑.不甘平凡的建築人生".
或是在"會設計以外之事.讓自己更有影響力--包益民
http://tedxtaipei.com/talks/%e5%8c%85%e ... %e4%bd%8d/"
都說明了.建築不再只是設計
但我認為學習"整合"前.應該先學會篩選訊息.先篩選才可以有效率的整合.
"學習自然世界與師法自然世界"--
這兩件事我到現在還是不太能清楚的說出差異點.
師法自然來 "創造高效率的產品".當自然的進化使生物結構有無可去代的功用.是否與設計的簡化相同
熊凱老師提到"設計棒球面罩.而不是化裝舞會的裝飾面具"
當設計進化到最後.每一條線.每一到牆.每一個空間.都會有意義.不再為了裝飾而存在.
"地球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找到答案的地方""二氧化碳是人類要處理的問題.卻是植物生存的必須物質"--
當看事情的角度改變時.問題或許就不會成問題.
所以把自我設限的框架拿掉後.多方位的觀察事件.會得到更多的想法或看法
"人的想像是有限的.必須多觀察--鄒駿昇".當看世界的角度變多了.我想處理事情的手法也多樣了.
"有意識地效法不是抄襲摹仿"--
有意識是重要的.篩選後的學習才會是自己的
"模擬高手的傑作--施崇棠"
"學習.忘記.解構.改變.歸零.放手--陶喆
http://tedxtaipei.com/talks/%e9%99%b6%e ... %e5%a4%9a/"
創造前必須先學會.而高手的作品.會讓我們了解天才的設計原則.也更容易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
你腦內的兩個世界--
由演說著的經驗得知.單純的右腦世界似乎是我們所追求的柏拉圖世界.而左腦則是使我們獨特.自我.思考
各種知識想法是經由連結.篩選.判斷.整合而有決定
左右腦的世界.我認為很相似於"純粹的右腦為共產社會"."純粹的左腦為民主社會"
這兩種社會各有奉行者.但卻沒有辦法達到理想的狀態
那是因為左右腦不能分離.必須是左右相輔
也可以說理性與感性.不能單一存在.必須相互支持
"我們有能力選擇-這一刻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第六感驚人的潛力--
"人與電腦.透過滑鼠與鍵盤連接""工作流程應更直覺化""消除現實與數位的隔閡"--
由於使用的工具.使我們時常被"鎖點化""侷限化"
工具能更直接.更直覺化.或許我們的想像會更無邊無際.能創造出更有感情的空間
"避免成為坐在機器前面的機器"--
思考.夢想.發想所有的可能性.
某本書提到"先找到中心思想.在質疑所有事情".才不會為了反對而反對.
"科技帶給大眾是令人鼓舞的.不只是留在實驗室"--
所有的科技.設計都必須回歸到"人"
當科技留在實驗室.就像建築停留在設計.沒有回到使用著.就像沒有發生過.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