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學堂_特輔設、敷築基_進階課程心得分享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Re: 在實驗上看到經驗是促使神經連接最好的方式

文章陳明城 » 2012 7月 16 (週一) 2:56 pm



贊助商連結

陳明城 寫:節錄文章_洪蘭:比分數更重要的​事

"在實驗上看到經驗是促使神經連接最好的方式。神經的迴路經過反覆練習,連接得又密又緊,原本需要很多神經元才能做的事,在熟練後,一點點神經元就可以圓滿完成任務,活化的區域不但減少,還會改變地區。例如,小提琴生手和大師在彈奏時,大腦活化的區域不同:生手的小腦會大大的活化起來,而大師只有一點點;大師活化最多的是前運動皮質區,表示他在拉這一小節時,已在預期下一個動作了。所以古人說「熟能生巧」,父母應該放手讓孩子去做,因為孩子需要經驗來幫助神經連接以強化學習。"



這是一場史上最長的決賽,坐滿一萬五千名觀眾的球場內,不時傳來陣陣驚嘆。
耗費五小時又三十分鐘後,喬克維奇 (Novak Djokovic) 終於打敗納達爾 (Rafael Nadal) 拿下今年度澳洲公開賽男子單打冠軍。
比賽結束時,已經接近凌晨兩點。
喬克維奇和達納斯球風不同,然而這兩位巨星有一項共同特色,就是他們各自有嚴謹的練習習慣。


身為網球選手,你每天就是得拼命訓練,」喬克維奇曾在一場記者會中,分享自己的心得:「這樣你才有把握,自己也許可以參與重要比賽,甚至站在決勝場上。」

頂尖球員所說的「拼命」,究竟達到什麼程度?納達爾的回答更具體。
他回答球迷提問時說:「這 (練習的時間) 得依賽程而定。球季前,我每天練習七、八個小時;開賽後,如果當天沒有比賽,練習時間就會加倍。」
喬克維奇和納達爾,分別排名男子網壇世界第一和第二,從他們的話不難了解,練習,和成功有關。



學生mail提到:
也覺得那張圖是算完美的呈現了(跟之前圖所比)

我回mail:

OO

跟之前的自己比__不足

你得跟前一百人過招

不輸

才有機會

明城


這樣你才有把握,自己也許可以參與重要比賽,甚至站在決勝場上。」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Re: 台北特輔築基班學習成果

文章陳明城 » 2012 7月 19 (週四) 8:47 am

陳明城 寫:台北特輔築基班學習成果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198833274-%e4%b8%8a%e8%aa%b2%e6%93%8d%e4%bd%9c.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1999387-389279629_n.jpg"></a>
課堂現場操作30分鐘成果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198833272-%e4%b8%8a%e8%89%b2%2b%e6%af%94%e4%be%8b500.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1999385-1805670384_n.jpg"></a>
課後家庭作業_繼續修正強化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198833266-%e9%80%8f%e8%a6%96.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1999382-3527529392_n.jpg"></a>
課後家庭作業_立體量化

台北特輔築基班上課近三個月,是很緊湊、愉快的教學經驗(雖也曾咆哮、恐嚇....─所以學生是不是覺得很恐怖,就不得而知了!)。學生的投入與勤學很讓人感動(我由府中搭板南線,不必換車,但最常遲到、攜晚餐進課堂的卻常是我 :oops: )。

緊接著即將進入另一階段的進階課程,名額已爆。所以除築基直升外。你必須提出有力的作品才可能破格插班!

當然還可蒐尋精進進階....等其它管道或課程。


四月特輔築基班上課前即預知八月特輔進階班人數會爆掉,當時即曾勸幾位學生從築基課程即跟起,否則恐擠不進進階班,但沒想到築基班好多位卻忍到這時才提出升班申請,這週額外的工作是得去喬這些煩人的事!

陳老師您好

我是 台北實力特輔築基班 OO號 OOO

因個人因素 我一直沒有在之前就報名後續的特輔進階班

今日至補習班要繳費報名時

補習班說已額滿 要問老師肯不肯收

我敷地去年有幸已及格過關

希望老師可以再收我一位學生

謝謝 感恩



祝 日安



學生 OOO

0oooooooo3



四天前的:

老師:

剛問補習班,才知您進階班停收了!

想請問老師,是否還可報名?


OO



八天前的:

老師:

請問一下~有位之前單報特輔築基班的OOO同學,

目前想加報特輔進階班,

還是請教老師她的狀況是否可上進階?

謝謝老師^^"

宜芳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有能力品評

文章陳明城 » 2012 7月 24 (週二) 5:54 pm

有能力品評

是提昇的第一步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199504603-98%e6%a1%88%e4%be%8b%e8%a7%a3%e6%9e%902.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3123184-1998382672_n.jpg"></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199504599-98%e6%a1%88%e4%be%8b%e8%a7%a3%e6%9e%903.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3123181-351913762_n.jpg?v=1343123183"></a>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部份分班至板橋_放 築塾_上課。

文章陳明城 » 2012 7月 25 (週三) 3:13 pm

Dear陳明城老師:
謝謝您的回應與指導,
昨晚的課很棒,
讓我有很多新的想法,
經由老師昨晚的指導與評圖過程中,
我才明瞭...自己畫圖過程中的盲點..
我覺得自己在繪圖速度上需加強外,
在繪圖上的觀念,空間設計方面的確如老師所說需好好修正一番

謝謝老師指導,
我下週四會準時PM7:00到板橋上"設計二科特輔進階班"
謝謝老師給我這個寶貴的學習機會,
希望自己努力學習,用心學習,認真繪圖&突破盲點,
並且期許今年自己的設計成績能有所突破&過關.


安康
學員 陳OO

按:
因進階班人數已爆,
故部份分班至板橋_放 築塾_上課。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明顯的進步。

文章陳明城 » 2012 7月 27 (週五) 4:09 pm

比較前後兩張圖
雖說題目不同

卻看得出,經過四個月課程後,明顯的進步。
(雖說植栽仍顯太乾。)

頗欣慰!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199673525-88%e5%b9%b4%e5%b0%88%e6%8a%80%e6%95%b7%e5%9c%b0-%e9%83%bd%e5%b8%82%e7%92%b0%e5%a2%83%e5%85%b1%e7%94%9f%e4%bd%8f%e5%ae%85%e7%a4%be%e5%8d%80%e8%a6%8f%e5%8a%83-100"><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3375828-3148523034_n.jpg"></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199673495-98%e5%85%ac%e5%8b%99%7e1.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3375815-1212529253_n.jpg?v=1343375958"></a>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Re: 這課程應可幫助妳

文章陳明城 » 2012 8月 06 (週一) 3:43 pm

Pedro Hsieh 寫:
O庭 寫:3.最重要的一點反省。
最令我灰心跟打擊的事情是我沒有找到熱情。
雖然積極接觸、閱讀、觀看,但一轉到圖面時,心裡到底想描繪怎麼樣感動人的空間?瞬間變得一無所知。
現在我打算把自己喜歡的案例好好整理起來,讓自己投入氛圍裡,好讓自己能夠享受畫圖這件事。
學生 O庭 敬上


建議看看日本的電視冠軍秀,這些達人、專家如何擄獲觀眾的心。
我自己的經驗:1994年的某天,看了一集模型的決賽,冠軍山田卓司的蟬時雨讓3個主持人還有現場的部分觀眾感動落淚,當然也包括了電視機螢光幕前的我。(看完這集的結果是,重新拿起美工刀、膠水跟顏料,開始玩模型到現在。)
山田卓司簡介及作品:http://www.ching-win.com.tw/event/hobbyjapan/hobby.html(裡面有一個作品: 士林夜市)
有一些感動是屬於"集體記憶"的,掌握了這些配合適當的元素自然就引起共鳴。例如訪問裡面山田說到:「因為重點是放在人類,所以我不太製作大型的模型,像是以建築物為主題的,因為那樣一來雖然人物還是有表情和動作,大家第一眼看下去卻會把重點放在建築物上面。」
至於考試,訪問裡面有一句真是經典啊:「因為我認為做模型應該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而在電視冠軍中不但要為了做給別人看而製作,還必須要比輸贏,在我的想法中這不是拿來競賽用的才對,所以那時候真的是…(笑)。不過在得到冠軍之後,參加電視冠軍反而變成一種自我的挑戰,覺得要是輸掉的話,就很對不起之前輸給我的人了。


很謝謝P大願意給後生晚輩指引,網路平台因一些前輩的引領,將讓學習視野更加開闊。
感謝!

也再PO上O婷新的看見:

謝謝陳老師!
在那天晚上寫完心得後的隔天,我們去了元智大學看圖書館(大元)及遠東有庠通訊大樓(餘弦),
也許是反省的作用,抑或是建築物太過有魅力,
開始懂得「體驗」建築...,建築光影的魅力、樓梯的藝術及流動特質,
這一次終於遊走中享受到心情的震撼,很想學習及模倣!原來這件事情可以這麼有趣~
也第一次脫口而出「這樣設計也太過份啦~」,很寶貴!

在看「考具」這本書時,也的確發現作圖上的問題,
設計不過是將元素及材料做搭配,新想法也不必想到前人從未想過!一點點新意就是新了!

回應老師的逐步:
STEP 1 再回顧之前分析的案例 把喜歡、想模倣的地方再練習一次
STEP 2 集中起來作成自己的寶典(喜愛集中營)
STEP 3 調整繪圖的思緒,把開心、喜愛的心情放進去

這是目前想到的步驟,有新的心得會再報告老師!!很謝謝老師的協助!!
寫這封信真的是開心的!!我會再繼續整理思緒!
謝謝老師 :lol: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就是空間規劃師和工程師...

文章陳明城 » 2012 8月 06 (週一) 3:46 pm

老師,您好,


我是進階班的新生 O瑄
好不容易能跟班 卻在第二堂就被迫翹課...
打算和公司商量 到考試前的週五都能請假 希望能改善..
至少有時間能把每週的題目做完


除了想從每次課堂中學到到底要怎麼做設計 有老師可以評圖 有其他作品可以觀摩之外
另一個原因 真的是花了錢 怎麼樣也要逼自己畫圖 不然真的對不起自己
這真的是自己在家畫的時候 不會有的動力


看了老師昨天和今天寄來的信
雖然好像是對大家說的話 對我卻每個例子都一針見血 尤其是這本腦潛力的書...
在看完了建築的101法則之後 覺得自己就是缺乏給空間個性、韻味的這部份能力....就是空間規劃師和工程師...


大學開始就不擅長設計 總是想不多 也不想沒想法 卻硬掰一個想法 但很快就想把設計做完 交卷
有了電腦之後 就一直躲在電腦絢麗的表現法後面 終於到考試必須手繪和快速設計 不得不面對


去年臨摹了不少作品 不過都偏重在平面圖 到7/31上課 才發現 設計要這樣分析
不過 臨摹下來 至少 徒手畫的手感有比以前好些
也上了曹老師去年的基礎班和全修班的設計


但是現在一看到題目 腦袋就出現很多相關空間的片斷 當然拼湊起來一定大亂
就算畫完 自己也心虛 這樣一定是不會過的...


拉拉雜雜說了一堆
我想 現在 我的第一個問題應該是 怎麼想出概念 然後把概念順利的轉化成有個性的空間....
或是怎麼從題目裡找到可以分析的問題. 才知道設計是要解決什麼問題..
但是這兩個題目都好大 不知道要從哪方面開始著手...


只好請教老師了...


感謝...
生 O瑄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經過明確的轉變與努力

文章陳明城 » 2012 8月 07 (週二) 7:41 am

陳老師 你好



今天第一次寫信給你,著實惶恐!

從幾次的實力設計課程中感受到自己 與老師與我關係的變化

從被老師一瞥秒殺(自私設計)的的圖到進步到多注目幾秒(本質設計)

其實自己最近也是經過明確的轉變與努力(同學有感受到圖面設計的呈現差異)

從不經意的自以為是的自私設計(鬼矇眼)轉換到關照多層面向的設計本質出發(神無所不在)



"回到最原始的初衷"原來它(設計)一直在那!



受益良多,再次感謝!

今年第一次準備也希望第一次就考上

唯恐自己手上功夫及設計整合的能力不足

願請老師不吝鞭策



隨件附上今日的操作習作照片

請接收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0259381-%e6%a1%88%e4%be%8b%e8%a7%a3%e6%9e%902.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4296387-3915362698_n.jpg"></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0259379-%e6%a1%88%e4%be%8b%e8%a7%a3%e6%9e%901.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4296385-2837104486_n.jpg"></a>


今日的案例解析讓我想到另外的案例VitraHaus

原本有帶來但好像不太合適今日的狀況

希望之後有更多的案例也能同學及老師的想法與意見交流

http://www.archdaily.com/50533/vitrahau ... de-meuron/

http://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f=24&t=12773



展悅





台中特輔班 101年度OO昇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既期待又惶恐的心情

文章陳明城 » 2012 8月 08 (週三) 4:40 pm

DEAR 明城老師:

在上完4個多月的課後 在接下來的每次上課前 都是懷著既期待又惶恐的心情去補習班 期待的是今天老師上課的內容 惶恐的是今天不知道老師又要出什麼招 但的確都是有收穫 同學的圖與建議都是讓自己思考的動力 昨天8/7(二)上完91高考的題目後 看老師講的跟畫的 都是師出有名 但是輪到自己動手就是搖搖擺擺 不知所云 昨晚下課後 省思了一番 老師上課所說 任務--環境--設計者 有所得 但真的越深入 越發現所學不足 附上一張昨晚後的省思 請老師指導 另希望請老師可以將上課所說的 CHECK LIST 讓學生參考

O勛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0320211-0001.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4417450-3019039956_n.jpg?v=1344417852"></a>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跨越、進步的開始

文章陳明城 » 2012 8月 09 (週四) 12:20 am

Dear 陳老師:

八月六日的課程給我的震撼很大,讓我有一股很大落後感,也讓我知道不足之處在那裏(了解建築的全貌)。

這是我這兩天的練習,請老師看看我的練習方向有沒有搞錯,請老師多指教調整,謝謝。






一切順心



O旗 2012/0808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0334257-img_7689.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4440773-236693082_n.jpg?v=1344440777"></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0334249-img_7690.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4440765-2108385959_n.jpg"></a>

已通過設計考試的O旗,那天上課看到O昇的操作時提到心中的震撼,驚覺自己的不足,讓我深受感動,願意面對且承認自己的不足,正式跨越、進步的開始。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0259381-%e6%a1%88%e4%be%8b%e8%a7%a3%e6%9e%902.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4296387-3915362698_n.jpg"></a>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0259379-%e6%a1%88%e4%be%8b%e8%a7%a3%e6%9e%901.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44296385-2837104486_n.jpg"></a>
O昇的操作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