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連結
[分享]2013建築師考試個人經驗分享
序
小弟今年有幸上榜,對於建築師考試這件事情一路上碰到不少貴人,也碰到不少挫折,有這個機會與建築人這樣的交流平台,十分樂意分享個人的小小心得,畢竟自己在準備時曾經也受到前輩們的經驗分享會與建築人的文章,受益良多,分享一點個人經驗。
我的準備過程是研究所念書時,先準備一些科目,有過了兩科,之後當兵時並沒分到所謂有個人時間的單位,因此沒有太多時間準備,便犧牲午休時間拿去看法規,畢竟多少有幫助,之後全職準備一年後過關,設計也是在這一年過的。後續思考其實自己準備方式仍有不少改進空間,以下也會提出來給大家參考,亦請前輩不吝指教...
壹 心態調整
建築師考試並不是一個錄取率高的考試,也因此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一開始的心態調整便決定了後續的考試方法,萬萬不可有賭徒心態,想說考看看碰運氣,以致年復一年戰線拖長,鬥志磨光氣力放盡,想要考上,可能要先問問自己願付出多少代價?真的下定決心了嗎?用嚴肅一些的態度去面對,後續比較看的清楚自己一些問題。
1.破斧沉舟
反問自己,要成為建築師該有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問題,不懂的題目要盡量弄懂,做考古題去了解自己的程度在哪,缺乏什麼,答錯就要去弄懂,不可有自我感覺良好的心態。不管什麼電視劇多紅,關掉電視吧!週末玩樂也盡量減少吧,好好準備!
2.工作/學校 如何準備考試
在補習班的分享會不少考生提到這問題,我的想法是要充分利用鎖碎時間,學校方面如果是忙著幫教授做研究案等等的,回家可能很晚了,仍可以在睡前看二十分鐘的學科,例如法規每天看幾條,一整年累積起來也是很可觀的,或是在工作位子上用便利貼寫上一些資料隨時記憶,或放一些以記憶為主的科目書本或記憶單字卡在旁邊或口袋,吃飯或休息上洗手間有機會就看,筆者的構造跟環控就是這樣過的。

3.保持鬥志
這點因人而異,什麼樣的方式最可以激勵自己?筆者是會不定期用便利貼寫上一些勵志小品在桌前,想偷懶的時候(人一定都有惰性,但能不能克服就要看自己)看一下,想一下,才有繼續唸下去的動力。
另外,在中期(約5~8月)特別容易出現彈性疲乏的情況,讀到坐不住了,就出去吃個東西喝杯咖啡,轉換心情,每天給自己一些時間沉澱,問問自己一些考試以外的事,會比較走的下去。
貳 各科準備方式
設計
先談設計,因為術科往往進步不像學科可以短期內有明顯效果,有幸課程上有明城老師.登貴學長...等許多前輩教學下,釐清一些觀念。準備設計的方式筆者認為,就是"觀念"兩字,從讀題的深度與廣度,是否看出題目的機會與限制,到設計流程的熟練度,再到基本圖面的正確程度,最後設計是否回應道題目所需要的,現在雖然表現法不是重點,但不代表畫圖就可以不加強,圖面正確性與表現法是不同的,例如服務核可以畫的不漂亮,但一定要正確這是基本功。畫圖沒時間可以一張大圖分幾天去完成,有時間就要慢慢把自己畫圖練到八小時該有的程度,案例要多看,除了書籍之外,可以每天看一些建築網站吸收一些案例。
筆記方面我是把以每次練習題目筆記要改進的點外,參考案例的立面造型.入口處理...等等元素,不只貼在自己筆記本也要再畫過(千萬別只是印出來貼上去),讓筆記本逐漸擴充成一本你作設計的字典,方便做設計查閱,也會幫助自己熟悉這些元素,以免到考場還要慢慢想立面造型,寧可十年磨一劍,不可臨陣磨槍。
敷地
這科是在當兵時過的,實為僥倖,惟筆者認為是當做是地景/景觀設計在做,主角是地景,配角是建築,練完圖可以審視一下自己是否建築物太喧賓奪主了,或找老師或戰友一同看圖,千萬不可畫完自己一個人看圖越看越滿意,要多討論交流。敷地要減量設計並以週遭環境資源為主體思考,特別是活動行為,這些平面圖上看不到的東西如何反應在設計上,反過來說怎麼讓人看平面圖就感受的到會有怎麼樣的活動出現在基地周遭。申論題部份,都市計畫法系一定要熟,包括都市更新以及各流程,建議筆記本要整理出各種流程的流程圖,例如都市審議.請照...等等。答題要有鑑別性勿用含糊隴統方式,能引據法條或是以圖文並茂為佳。
結構
這科是筆者最為頭痛的一科,原本三十幾分慘敗,一年惡補後71分才過關,筆者以補習班講義為主,分為系統跟計算,系統部份就是記憶與動手畫圖,例如薄殼.膜構造種類,也要能畫出圖,大樣圖更需要練習,如各種構造的樑柱接頭.屋頂層(平/斜)大樣...等等,可以用便利貼一張畫一個貼在桌前,每天抬頭就會看到,有助記憶。複習一兩次後,可以嘗試作考古題模擬2小時考試,至少做到近十年考古題。

構造
基本上就是吳卓夫博士的那兩本聖經營造法與施工,務必背熟,也要看的夠細,雖然是測驗題的出題方式,但筆者建議當申論題來準備比較容易幫助長期記憶,反覆思考工法原因,不同方式的差異性,可以幫助解題時的答題率,也比較不會在後期因太多東西而記憶混亂。其它補充就補習班講義或自行挑選需要的。
環控
補習班的講義確實整理的不錯,筆者只看講義並沒有補充其他書籍,但參考書內容大同小異,讀熟與整理筆記,這科除了強調記憶之外,動手畫圖也很重要,給排水.空調.消防...等等系統圖,整理筆記時請特別注意圖是否畫的正確。
法規
筆者是土法煉鋼的方式,上全國法規資料庫把法規抓下來,邊讀邊畫簡圖幫助記憶,讀完一部法後,再用一張A4把整個法的關鍵字用記憶樹畫出來,複習時一樣採用單字卡(正面問題背面答案)測驗自己,盡量多複習,法規就是系統式記憶,把繁瑣的法規整理成出系統幫助記憶過關機會就很大,考前就帶A4紙與單字卡出門,快速三秒一張單字卡,考前二十分鐘足夠讓你暖機進入情況。
以下為筆者抓下來讀的法條:
建築法
政府採購法
政府採購法施行細則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建築師法
建築基地法定空地分割辦法
建築技術規則
都市計畫法
都市計畫法臺灣省施行細則
都市更新條例
都市更新條例施行細則
都市計畫定期通盤檢討實施辦法
都市計畫容積移轉實施辦法
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使用辦法
國土綜合發展計畫法
區域計畫法
區域計畫法施行細則
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
實施區域計畫地區建築管理辦法
營造業法
建築物室內裝修管理辦法
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
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
文化資產保存法
公共工程技術服務契約範本
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制度
(有不足之處煩請各位補足,畢竟考的範圍是一年比一年廣泛...)

參 工具
平時讀書就是A4活頁紙筆記,複習幾次後可以用A5小筆記本,因複習越多次筆記會越精簡,另外就是單字卡。

設計繪圖工具就以精簡為主,別帶太多基本上沒時間會用到那麼多的。另外考前盡量用自己熟悉的工具,勿在考試前突然看到哪隻筆好像不錯,沒練習沒熟悉特性就直接拿了上戰場,臨陣換槍有風險。

肆 戰場準備
要準備的東西已有大大分享過相當詳細,我提我自己考試帶去的東西就好。
小餐包或其他乾的不會掉粒的食物(考設計時方便左手吃右手畫)
常溫水兩瓶
設計所帶的筆全部再買一套,當預備以免意外
衛生紙
透明墊板
手錶
准考證(放在筆袋)
身分證
其他小細節
考試的第一科打預備鐘就要對錶,把自己手錶跟敲鐘調到一致,一秒都不差,對時間的掌握度越高就不會出現少一分鐘或多一分鐘的誤判,盡可能掌控時間,分秒必爭,科學式作戰。
早餐有的人會喝咖啡,但考設計那天最好別喝太多或者喝濃縮的就好,因為咖啡利尿,別喝了一大杯咖啡後,十點開始尿急,不然就早點起來預備鐘前先去上過廁所。早餐早點起來吃飽一點,以免中午就很餓,還要畫設計就會很無力,中午可吃餐包補充一下體力,有的人會不吃直接撐完全場,但不太建議這樣作。考前一天別吃有風險的食物,例如麻辣鍋之類的,減少意外變數,考完再去吃吧。
後記
退伍後直接投入這種非人的考生生活,也讓我思索到許多人生面的問題,這也是一種額外的收穫。適當的提升自己的EQ也是準備考試過程的一個重點,說忍辱負重可能太誇張,但為了平穩自己考試的腳步,對外在環境的耐力訓練是必須的,也不要因為一開始圖畫得爛就怕被罵或被笑。另外,最後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謙遜,抱持著任何人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就算是去年考的比你差的人,一定也有值得你效法的部份,把自己當作是海綿,有一點水份就吸取學習,虛懷若谷,考上以後更應該如此。以上是小弟一點經驗分享...獻醜了,有需要改進的地方,還請前輩們不吝指教(鞠躬)。
加油,堅持下去,一定會有結果的。
2013.3月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