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連結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tsai小馬 寫:謝謝陳老師的指導
我稍微剖析自己這次操作的缺失,不曉得這樣對不對
這是一塊具有歷史脈絡的基地,所以在操作上必須很注意這麼有個性的基地所給我們的條件限制
對於歷史紋理的回應
1.建築的量體型態是否夠低姿態與和協的去置入這個歷史小鎮
2.program的組成是否符合客家歷史及在地性的需求
3.材質的運用是否能夠融入整個有環境中
4.新舊的連結應該以"舊"為主角,"新"為配角去看待這個設計
對於活動的回應
1.廣場的活動設計是否夠真切的融入當地里民活動
2.室內空間的設定對於整個小鎮的公益性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