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徐岩奇 » 2008 5月 29 (週四) 9:35 am
...
有一件事是我在營建署全國建管會議, 會前會時提出不同見解
我提出 "整個議題缺少了一大塊, 就是.....如何提升營建業體質!"
營造的品質關鍵在營造廠, 因為他是....."行為人", 這也是法定名詞, 也是事實
國家對提升營建業體質, ........束手無策
營建署所提之議題變成......加強監督(監造), 以提升營造品質
那試問, 加強監督就可以保證營造品質嗎?....邏輯完全不通
後來營建署就趕快拿掉這個說法, 也暫時不敢去討論這一塊
建築師當墊背的日子, 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岩奇
------------------------------------------------------------------------------------
此事乃是我長期希望澄清的爭議。
蜂窩、爆模均屬工程品管的問題,施工者應負完全的品管責任,監造人不可能事前做監促的工作,所能做、已做的,就是明確的施工規範告知施工者,但是拆模後才知有沒有蜂窩、爆模,因此而要監造人負連帶責任的觀念,就是硬把品管的責任加在監造人身上。
試問任何一個監造人有能力保證蜂窩、爆模不發生嗎?合理的處理是工程合約中均附有明確的各施工規範章節。
施工者是否按施工規範的規定施作,是監造者要監督的事,但發生爆模、蜂窩時,監造人應即記錄、通知施工者依情況作改善處理。
品管的責任要監造連帶受罰是完全不合理的邏輯。這是攸關每位建築師都會面臨到的事,公會一定要為全體建築師的權益來澄清此爭議。
另外,要強調的是建築師做監造工作絕對不是施工的指導者,無論在文書上、規範上不能出現指導性的文字,衹能敘說工程工作之目的與要求品質達到的目標,千萬不要做指示與指導的工作,否則一旦有錯,責任又回到按照指示的結果去追究。
陳邁
-----------------------------------------------------------------------------------
加油
看看公會的能奈
無論成否
還是應進入體制改革
否則永遠是刀豠上的魚肉
永遠是事後彌補
大家努力
天下無白吃午餐
公會改革要靠同志
而且是壹群同志
否則獨力難成
黃健敏
------------------------------------------------------------------------------------------
相信大家一定清楚工程會有個品質保證制度,
會不會覺得很可笑?
試問,監造單位憑什麼可以保證營造廠的施工品質?
因為營造廠是建築師介紹來的?
還是建築師有插股營造廠?
還有,
要求監造駐地,難道監造不在場,施工可以亂來?
要求品質保證,難道允許建築師可以包工程,不然要保證什麼?
什麼施工時監造要在場啊會同材料試驗啊押車啊.......莫名奇妙一堆
我覺得是建築師自己不爭氣,只要業主繼續pass案子,
繼續內定,有案子可以繼續玩...
什麼都嘛好.
我認為是過去教育出了問題.....
造就今天台灣整體不健康的環境
德國明鏡周刊很久以前評論台灣人是住在豬圈裡
今天還是沒變哩....
我建議去檢討工程會的規定是否牴觸中央法令
牴觸者當然無效........
---------------------------------------------------------------------------------------------------------------
以上遭遇小弟最近也遇上嘞~~
環保署補助款的地方工程,沒有公文,環保署臨時來抽查~卻指責監造建築師為何沒在場~雖然有駐地監造工程師在現場還不行~
本人只得兼程趕到工地以平委員”眾怒” 委員之大實難理解ㄚ!
後來才發覺是一些土木環工專業在趁機修理建築師
雖說扣點罰錢事小~可專業尊嚴總難忍氣吞聲~
馬上~環保署也遵照工程會那套方法來嘞~
戴宏一